▓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詹姆斯·伍德:聽著,我得在鋼琴上把它為你彈奏一遍

2022-12-16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詹姆斯·伍德

《真看》是批評家詹姆斯·伍德的最新文集。在《真看》中,伍德編選了他過去二十年最好的批評文章,另收錄了他近年發(fā)表于《紐約客》等雜志的一些新作。評論界有個夸張的說法:伍德的評論,有時比原作還好看。這話貌似“聳人聽聞”,但其實不無道理——評論原本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今天推送的《真看》里的序言,談的正是文學批評的意義。

——純粹君

文 / 詹姆斯·伍德

哲學家斯坦利·卡維爾在他的文章《音樂分解》中說,批評家的第一個姿態(tài)是:“你必須聽過它。”為什么你,他又問道,必須得聽呢?因為,他故意冒著同義反復的風險說,“如果我沒有聽過它,我就不了解它”,而藝術(shù)作品是“只能夠通過感覺來了解的那種客體”。接著又一次地,卡維爾冒著過度簡化和過度反復的風險寫道:“我看到的是它(指向藝術(shù)作品)。但是,為了使它能夠被傳達,你也必須看到它。描述一個人的藝術(shù)經(jīng)驗本身就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描述它的壓力和生產(chǎn)它的壓力非常相似。”

真看:詹姆斯·伍德文選(1997-2019)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著 馮曉初 黃遠帆 李小均 蔣怡 譯

出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1-11

我喜歡這樣的強調(diào)。當我評論一部小說或一位作家時,我本質(zhì)上是在親身見證。我在描述一種經(jīng)驗,并試圖激發(fā)讀者產(chǎn)生對這種經(jīng)驗的體驗。亨利·詹姆斯稱批評家的任務是“英雄般的替身“。說實話,大多數(shù)時候那感覺都非常不英雄,但它確實感覺是在代人體驗,就像是你為一個朋友播放一首你真心喜歡的曲子。當中會有那么一刻,你站在這人身邊,心中帶著希望和緊張,焦急地審視著這位朋友的面孔,想看看他或她是否也聽到了你所聽到的東西。當你獲得了確認,那是多么激動人心,而要是那朋友過了一兩分鐘轉(zhuǎn)過頭說,“你可以把它關(guān)了,我對它沒感覺“,又是多么輕易就讓人失望了啊(盡管我們都學會了把失望藏好)。

你想辦法讓聽眾和你一樣聽到(或看到)同樣的東西,得到同樣的體驗。批評就是這樣一種在重樣中上演的冒險。記者式的書評文章與學院派論文的不同之處在于這種重樣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也在于必須完成的卡維爾式的“指向藝術(shù)品”的次數(shù)和質(zhì)量。說到底,書評文章不僅僅是指向某個東西,還要在指著它的同時重新描述它。這個類比與其說是“你必須聽過它”,不如說是“聽著,我得在鋼琴上把它為你彈奏一遍”。這種重述發(fā)生在書評里時,絕大多數(shù)是以轉(zhuǎn)述和引用的形式出現(xiàn)。它被蔑稱為“情節(jié)梗概”,而且往往做得粗枝大葉,以至于根本談不上重述。但是引用和重新描述是書評的核心,也是被卡維爾稱之為“創(chuàng)造性”經(jīng)驗的核心。

小說機杼(十周年增訂版)

作者: [英]詹姆斯·伍德 著 黃遠帆 譯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08

這種充滿激情的重新描述,實際上是教學性質(zhì)的。在課堂上,每當老師停下來,將那受審視的段落朗讀、重述出來,就是這樣的重新描述。有時我們對某位老師的記憶只存下了一個聲音,這是很正常的。學院派批評對過去被稱為“釋義誤說”的東西十分警惕,把評論或論文寫成一篇生動的敘事文章在學術(shù)寫作中是不受鼓勵的。我們警告學生——出于完全充分的理由——必須避免僅僅復述或改述一本書的內(nèi)容。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么干,我們會告訴學生們,你可能沒有在進行批評,你的分析能力不夠。但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把這件事做得更好,因為在微妙的轉(zhuǎn)述釋義中有一種隱含的智慧,使得它本身就是一種分析行為。而且,學術(shù)界對轉(zhuǎn)述的種種回避難道脫得開焦慮或者勢利嗎?學者們可不希望在他們應該已經(jīng)讀了這本書一千遍的時候,被抓包其實是頭一回看。上帝保佑,不要讓任何人以為我們是第一次遇到某個文本!不管是《威弗萊》還是《名利場》還是《火山下》,里面那些來龍去脈、起起伏伏、迂回曲折,我們當然都記得!難道不是嗎?但是,記者型的評論是一樁第一次吃螃蟹的行為,轉(zhuǎn)述是敢于冒犯某種純真,微妙的轉(zhuǎn)述是一種明智的忘卻,并且轉(zhuǎn)述就是見證。

不負責任的自我:論笑與小說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 著 李小均 譯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11

我把這種批判性的重述稱為一種穿透了文學作品而不是僅僅關(guān)于作品的寫作方式。這種寫作方式通常是通過使用文學作品本身所使用的隱喻和明喻的語言來實現(xiàn)的。這其中包含了一種認識,即文學批評之所以獨一無二,是因為一個人有特權(quán)在其描述對象所處的相同環(huán)境中展開批評。當柯勒律治寫到斯威夫特,寫“他有拉伯雷的靈魂,但住在一個干燥的地方”,或者當亨利·詹姆斯寫到巴爾扎克,說他是如此專注于自己的工作,以至于成了一個“活生生的本尼迪克特”(他是這么喜歡這個短語,以至于自己剽竊了它,把它又貼到了福樓拜身上);當普里切特哀嘆福特·馬多克斯·福特,嘆他從未陷入過那種滋生出偉大藝術(shù)作品的“執(zhí)迷的木僵”;當伍爾芙抱怨E.M. 福斯特是一個過于焦慮的敘述者,太過熱衷于打斷他的角色,“像一個淺睡眠的人,總是被房間里的什么東西吵醒”——這些作家在此創(chuàng)作的這些比喻,和他們那些被稱為“創(chuàng)造性”作品中的隱喻及明喻在本質(zhì)上是無法區(qū)分的。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對文學說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隱喻的。

于是我們便批評,我們貼得近近地,為能夠像海豚一樣在滋養(yǎng)了自己的元素中游泳而欣喜若狂。我們的文章是我們與自己正在重述的藝術(shù)作品之間的紐帶。藝術(shù)批評家、音樂批評家、舞蹈批評家——換個比方——必須不太自然地或有點尷尬地打從船頭上船,而我們可以該怎么樣就怎么樣,舒舒服服地從側(cè)面、從船當中上船。我們寫作,仿佛我們一定會被閱讀;我們寫作,就像艾略特在《燒毀的諾頓》中描述的玫瑰那樣——是“長了一副被人凝視的花的模樣”的玫瑰。

私貨:詹姆斯·伍德批評文集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 著 馮曉初 譯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10

哲學家泰德·科恩在他的《思考他人:論隱喻的才能》中,引用了另一位哲學家阿諾德·伊森伯格1949年寫作的一篇論文。那篇論文被稱為“批判性交流”。科恩認為,伊森伯格破壞了一種普遍的觀念,即批評家借助于對一件藝術(shù)品進行描述,進而制造出一個用以支持他或她價值判斷的理由。伊森伯格說,這和制造理由無關(guān)。批評家所能希望去做的,不過是通過把注意力吸引到藝術(shù)作品的某些元素上——通過重新描述該件作品——在他或她的觀眾中引起對該作品相類似的看法。如此一來,用伊森伯格的話說,批評家可以在他或她的觀眾中實現(xiàn) "視覺的同一性"(即觀眾和批評家之間視覺的同一性)。泰德·科恩繼續(xù)指出,這實際上是對隱喻之使用的一次精彩描述:“當你的隱喻是‘X是Y’時,你是在希望我會像你那樣看待X,也就是Y,最有可能的是,盡管你的直接目的是讓我以這種方式看X,但你的最終愿望是,我對X的感受會和你一樣。”因此,批評行為是一種隱喻行為。對科恩來說,認同某人或某事本質(zhì)上是一種隱喻。這位批評家說,具體說來,“我會努力讓你像我一樣來看這個文本”,他是通過觸發(fā)視覺的同一性來實現(xiàn)的,而這一觸發(fā)又是一次通過比喻來獲得認同的行動——因為這就好像這位批評家在說,“我將會讓你和我一樣覺得那邊屋頂上的瓦片看起來就像犰狳的脊背;我會讓你像我一樣去看那些屋頂瓦片”(或人們腦海中的任何比喻)。科恩的評論之外我唯一想要補充的是,如果這種“視覺的同一性”實際上是隱喻的,那么隱喻的語言——作者——批評家自己對隱喻的使用——必定是這一過程的具體語言,是這一過程的展現(xiàn):視覺的同一性,在某些方面,也恰是寫作的同一性。

羅杰·弗萊(Roger Fry,肖像,1912)

本著這種精神,我將以關(guān)于視覺同一性、寫作同一性的兩個例子作結(jié)。第一個例子來自弗吉尼亞·伍爾夫為藝術(shù)評論家兼策展人羅杰·弗萊撰寫的傳記,另一個來自我自己的經(jīng)歷。伍爾夫描述了自己在倫敦聽羅杰·弗萊做公開演講的情景——一個呆板且正式的場合,這位批評家身著晚禮服,手里拿著根長長的教鞭。

所有這些他都在自己的書里一遍又一遍地寫過,但在這里發(fā)生了一點兒不一樣的。正當下一張幻燈片滑上玻片時,他停住了。他重新注視著圖片。然后在一瞬間,他找到了他想要的那個詞。他一時興起,把剛剛看到的東西加了進來,仿佛是第一回發(fā)現(xiàn)似的。這也許就是他控制觀眾的秘密。他們可以看到感受的迸發(fā)和形成,他可以把感知的那一瞬間袒露出來。于是,隨著停頓和迸發(fā),精神現(xiàn)實的世界在一張接一張的幻燈片中浮現(xiàn)——在普桑、在夏爾丹、在倫勃朗、在塞尚的作品里——在這世界的高處和低地,所有一切都聯(lián)系起來,所有一切都以某種方式,在女王大廳的大幕上變得統(tǒng)一而圓滿。最后,這位演講家在透過他的眼鏡片看了良久之后,做了一個停頓。他指著塞尚的一幅晚期作品,面露困惑之色。他搖了搖頭,手杖擱在地板上。他說,這遠遠超出了他所能做的任何分析。因此,他沒有說"下一張幻燈片",而是鞠了一躬,觀眾們便紛紛涌到朗豪街上去了。

不負責任的自我: 論笑與小說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著 李小均 譯

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7-06

他們足足看了兩個小時的畫。然而他們看到了連演講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一幅——大幕前那個男人的輪廓,一個穿著晚禮服的苦行僧的人物,停下來沉思了一會兒,然后舉起手杖指了指。那是一幅將與其余畫作一起留在人們記憶中的作品,這幅粗略的素描,將在未來的歲月里為許多觀眾描繪出一個偉大評論家的肖像,一個有著深刻的感性但又非常誠實的人。當理智無法進一步滲透時,他就會中斷,但他確信,并使其他人確信,他所看到的就在那里。

一切都在這里,在這段美麗的文字中:批評是充滿激情的創(chuàng)造(“仿佛是第一回”);批評是謙遜,是心靈將“理智”暫時擱置(“他面露困惑之色”);批評是率直和幾近沉默(“他說,這遠遠超出了他所能做的任何分析”);批評是視覺的同一性和重新描述(“他確信,并使其他人確信,他所看到的就在那里。”)。弗萊“找到了他想要的那個詞”,但伍爾夫,用著在《到燈塔去》中一樣的敘事方式,對我們隱瞞了這個詞的具體內(nèi)容,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找到了他想要的那個詞”讓位給無言的謙遜以及雖然激烈卻不會說出口的信念,“他所看到的就在那里”:如此一番之后,觀眾開始體驗弗萊看到的東西。

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

好些年前,那會兒我在愛丁堡,和我父親一起去聽鋼琴家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講解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講座。我們遲到了,趕到音樂廳的時候上氣不接下氣,渾身是汗,但音樂廳里一片安寧。布倫德爾坐在一張桌子旁,身后立著一架演奏用的大三角琴。他透過厚厚的眼鏡片俯視著他的演講稿,就著稿子談說著——或說是喃喃自語著。他有很重的奧地利口音,在英國生活了幾十年也全然不受影響。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轉(zhuǎn)向鋼琴,彈奏上幾個小節(jié)當作示例。但在他引用樂句示范時,不尋常的事情發(fā)生了:哪怕只是彈一個很短的樂句,他也是一個演奏家,而不是一個引用者,不僅僅是一個批評家,而且是一個藝術(shù)家、批評家:從身體上來說,他必須進入一種恍惚的狀態(tài),一種他正在演奏整場音樂會的狀態(tài)(他習慣性的顫抖、幻覺般的咀嚼動作、閉著眼睛、眩暈又傾斜)。他無法平淡地引用音樂,就好像你可能沒法在讀某句法語時不去努力裝上“恰當”的法語口音一樣。可以說,他必須成為法國人。在這個意義上,他不能引用,他只能再現(xiàn),也就是說,他只能創(chuàng)造。一次又一次地聽到貝多芬最美妙的三個小節(jié),只是這完美的表演會被突然打斷,取而代之的是鋼琴家那聽不清楚的維也納人的喃喃,著實讓人非常沮喪。繼續(xù)演奏,繼續(xù)演奏,不要說話!我無聲地敦促著。喃喃自語很快就變得并不讓人感興趣,也不重要了。我是為下一次的鋼琴演奏而活,我想在美與美之間搖擺,高踞于平淡的暗流之上。他的“引用”壓倒了他的評論,他正在接近瓦爾特·本雅明的構(gòu)想——寫一本完全由引用組成的書。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作者: [英]詹姆斯·伍德 著 蔣怡 譯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10

也許將之與文學批評類比并不那么完美,因為文學批評家無法像音樂家表演他所引用的樂句那樣做到再現(xiàn),他們?nèi)狈@種精確的能力。但是,讓布倫德爾不停歇的喃喃自語代表一種被斥為浮于表面的文學批評吧,代表那種關(guān)于文本的寫作而不是穿透文本的寫作,一種被從創(chuàng)造的心靈中驅(qū)逐出境的平淡批評。然后讓布倫德爾在鋼琴上的表演,讓他那種如果不重現(xiàn)就沒法引用的能力缺憾,去代表那種穿透文本寫作的批評吧,那種既是批評同時也是重新描述的批評:同一。

聽著,我得在鋼琴上把它為你彈奏一遍。

詹姆斯·伍德批評作品全集(六冊)

作者: [英]詹姆斯·伍德 著 黃遠帆 李小均 等 譯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10

詹姆斯 · 伍德(James Wood),1965年生,英國文學批評家、散文家、小說家。曾任《衛(wèi)報》首席文學批評家(1992-1995)、《新共和》資深編輯(1995-2007),現(xiàn)任《紐約客》專職作者(2007-)、哈佛大學文學批評實踐教授(兼職,2003-)。著有批評文集《破格:論文學與信仰》(1999)、《不負責任的自我:論笑與小說》(2004)、《小說機杼》(2009)、《私貨:詹姆斯·伍德批評文集》(2013)、《接近生活的事物》(2015)、《真看:詹姆斯·伍德文選(1997—2019)》和小說《虛無筆記》(2004)、《紐約上州》(2018)等。2009年,他憑借文學批評領(lǐng)域的成就獲得美國雜志界的獎“國家雜志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

(本文原標題為《批評是充滿激情的創(chuàng)造 》, 文/詹姆斯·伍德,譯 /馮曉初,轉(zhuǎn)載自公眾號:行思cogito)

純粹贈閱

贈閱規(guī)則

1.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純粹Pura

2. 關(guān)注后,選擇近期任意一篇推送文章,點擊右下角給我們留言,可以說說您對這篇文章的感想、對作者思想的感悟,也可以說說您與純粹的故事、您讀過的純粹書籍,我們歡迎各位讀者能與我們互動交流、思想碰撞。

3. 留言后,請將留言的這條微信文章轉(zhuǎn)發(fā)到您的朋友圈,轉(zhuǎn)發(fā)同時需要配有20字以上的推薦或感想文字。

4. 然后將朋友圈轉(zhuǎn)發(fā)截圖,發(fā)送至純粹Pura微信公眾號后臺。(轉(zhuǎn)發(fā)“純粹新書”欄目將有更多機會獲得幸運噢)

5. 每周,我們將綜合留言和轉(zhuǎn)發(fā)質(zhì)量,抽取1-5位幸運讀者,贈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純粹Pura精品圖書一冊。獲獎讀者會在下一周的周二微信公眾號文章中公布。

請獲獎讀者在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你的姓名、電話、收件地址。逾期一月未提交個人聯(lián)系方式將視為棄權(quán)。

此次活動時間截止2022年12月31日。

純粹讀書社群

掃碼加入純粹讀書社群

每日與您分享好書

# 獨行的繆斯:自傳、性別研究及其他

[美] 孫康宜 著

曾任耶魯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系主任、著名榮休講座教授孫康宜先生,將女性獨特的社會角色和性別含義引入對文本的解讀中,重新闡釋了古典文學,為文學批評提供了嶄新的視角。本書是一本自傳與性別研究及其他的合集。自傳部分,除了自述家世和幼年不平凡的人生經(jīng)歷外,還詳細追述了求學、治學經(jīng)歷。性別研究及其他部分,在對明清女性文學的研究中,孫康宜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男女兩性間的互補與合作的獨特文化現(xiàn)象,糾正了西方性別理論一味強調(diào)“差異觀”的偏頗。

# 長亭與短亭:詞學研究及其他

[美] 孫康宜 著

這是孫康宜先生漢學研究論集。收錄二十多篇學術(shù)論文,內(nèi)容廣涉孫先生的詞學研究成果、對中西經(jīng)典文學及中西文學比較方面的心得和洞見、邊緣論題、最新探索的生荒領(lǐng)域,其中對中國古典作家的審美追求、中國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問題等,均做了饒有趣味的探討,從中可以窺見孫康宜先生海外漢學研究的發(fā)展脈絡(luò)和重要研究成果。

# 千年家國何處是:從庾信到陳子龍

[美] 孫康宜 著

孫康宜先生對六朝詩的研究是其學術(shù)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其成果在本書中得到充分展現(xiàn)。他對六朝詩歌的分析精準到位,賞析兼具,比學術(shù)圓潤,比散文嚴謹,屬別具一格的古典文論著作。通過對陳子龍與柳如是詩詞情緣的關(guān)系和明清詩詞中詩與面具的互利關(guān)系獨到的詩詞研究,在國內(nèi)外古典詩詞研究中獨一無二,令人信服。孫康宜教授深受中西文學的熏陶,所做研究,屬集中西方文化大成之作,每每將個人心得與史學價值融會貫通,使讀者深受教益。

# 面具與真相:拉康的七堂課

[德] 斯拉沃熱·齊澤克 著 唐健 譯

《面具與真相:拉康的七堂課》系法國作家、哲學家拉康的得意門生——斯洛文尼亞作家、哲學家齊澤克的拉康研究專著。作者以“小對形”及真實理論作為全書中軸,以電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為案例,有條不紊地向讀者展示了拉康理論的基本構(gòu)圖。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能夠深入大眾文化的介紹拉康理論的“教科書”。

# 片刻與永恒:九十九個幸福時刻

[英] 喬治·麥爾森 著 莊安棋 譯

英國作家喬治·麥爾森爬梳了古往今來不同身份的人的檔案文件,不只是文學作品,還包括一般人忽視的文獻資料:私人信函、日記、旅行日志、詩文。他得到的并不是重大的啟發(fā),也并不想借此籌劃偉大的作品,而是從這些文本中摘取充滿快樂和活力的片刻,與讀者分享這些毫不矯飾的小小歡喜。橫跨各文化、縱觀數(shù)千年收集的九十九個幸福片刻,鑄就出永恒的生命精華。

# 野棕櫚

[美] 威廉·福克納 著 斯欽 譯

《野棕櫚》是由《野棕櫚》和《老人河》兩部作品交織而成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一個愛情故事,后者是洪水中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

福克納在談到這部作品時說:“我是像你們讀到的那樣,一章一章寫下來的。先是《野棕櫚》的一章,接著是大河故事的一章,《野棕櫚》的另一章,然后再用大河故事的又一章來做對應部分。我想要同一個音樂家那樣做,音樂家創(chuàng)作一個樂曲,在曲子里他需要平衡,需要對位。”兩個情節(jié)完全沒有聯(lián)系的故事,交織奏響了一曲人性之歌,是福克納作品中令人心痛至深的一部作品。

# 房間里的男人:顧彬詩選

[德] 顧彬 著 海嬈 譯

《房間里的男人:顧彬詩選》精選了德國漢學家顧彬的四輯詩歌作品,讓我們看到他對生命的愛,對存在的傾聽,對他者的體認、寬容和同情。其中《房間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學游歷的痕跡,又有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評價,其中充溢著詩人強烈的“同情心”;《臨淵之悟》包括愛情、女人與記憶,受傷的語言、受傷的生命,悲哀中的快樂等;《動蕩的安寧》是對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一些思索,藝術(shù)上受到德國現(xiàn)代短詩和中國唐宋詩詞的影響,語句簡潔,追求意象;《猴子結(jié)構(gòu)》中,詩人對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的化用,對漢語表達和資源的吸收,使他和漢語言文化達成了一種“親密性”。

# 看展去:博物館里的中國與世界

丁雨 著

《看展去:博物館里的中國與世界》集結(jié)22篇觀展感悟,將中華大地上的故事串聯(lián)起來,借展覽與文物述說起源、發(fā)展、交流與衰落。出土文物不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們的精神世界,展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脈絡(luò)。本書采用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對展覽主題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紹說明配以300余張照片,將展覽現(xiàn)場生動地還原在讀者眼前,彌補不能去到展館現(xiàn)場的遺憾,也可作為曾經(jīng)來過的珍藏記憶,是一本“拿在手上的展覽”。

其文筆生動幽默,兼具鋒銳的思考與豐沛的情感,借展覽重現(xiàn)歷史場景、人物風貌的同時,追溯了歷史動態(tài)演進的線索以及歷史規(guī)律。

# 為什么長江如此迷人

高翔 著/繪/譯 [法]旅克·理查德 著

[法]樓蘭·埃爾薩塞 譯

中國畫家高翔和法國記者旅克?理查德2005 年從上海出發(fā),逆長江走往青海源頭。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車、乘班車, 搭拖拉機和任何可以借用的當?shù)亟煌üぞ? 以最大的可能選擇貼近這條流經(jīng)最廣袤地域的河流的路徑。兩位作者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別用繪畫和文字兩種各自不同的表達方式,記錄發(fā)生巨變的長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態(tài),并非一般意義上的游記或風景寫生,而是關(guān)于長江的一次珍貴而嚴謹?shù)摹疤镆罢{(diào)查”——他們帶著對生態(tài)的關(guān)愛和贊美,對長江大膽地進行了一場特殊的藝術(shù)性和記錄性并存的考察。

# 鄉(xiāng)村詩人札記

李浩 著

70后先鋒派代表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李浩中篇小說精選集。他師承歐美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文學傳統(tǒng),具有精進的文學姿態(tài)和出色的寫作技巧。整部作品人情世故奇特,人物命運曲折,對人的生存狀態(tài)提出質(zhì)詢,竭力發(fā)掘人性的豐富與復雜。這些作品涵蓋了現(xiàn)實主義、現(xiàn)代主義或后現(xiàn)代主義等多種小說類型,大多帶有鮮明的先鋒文學的遺風流韻。作者選擇“意象”作為切入點和必要構(gòu)成因素,具有“現(xiàn)實”“虛幻”相互交織的獨特審美力量。

# 自我、鏡子與圖書館

李浩 著

本書是作家李浩短篇小說精選集,繼續(xù)了李浩小說清高、執(zhí)拗、立志高拔的風格,具有鮮明的文學先鋒性,體現(xiàn)出李浩別樣的才華和維度;題材別致,語言自由,想象力豐沛,天馬行空、意緒斑斕。塑造出一個個高于現(xiàn)實、具有魔幻感的世界。既是幻想之書,更是現(xiàn)實之書。李浩小說著力描寫意象,其所具有的獨特審美力量,使小說的內(nèi)容主題擁有了詩歌的“意在言外”的審美特征,同時也擁有了超越性的、多重的深層內(nèi)涵。

● END ●

原標題:《詹姆斯·伍德:聽著,我得在鋼琴上把它為你彈奏一遍|純粹閱讀》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黑河市| 遂平县| 泰兴市| 巢湖市| 波密县| 南郑县| 徐州市| 梅州市| 深水埗区| 福安市| 榕江县| 香港 | 汉阴县| 玉树县| 依安县| 岳阳市| 临潭县| 高阳县| 江阴市| 平乡县| 二连浩特市| 滨州市| 武宣县| 德保县| 巫溪县| 九龙县| 汨罗市| 建昌县| 嘉禾县| 济源市| 繁峙县| 遵化市| 永和县| 乐亭县| 三亚市| 崇明县| 吕梁市| 金阳县| 讷河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