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臨猗官方回應電商“悲情營銷”滯銷蘋果:夸大失實

中新網太原5月8日電,近期,多家電商平臺借用“悲情營銷”銷售山西臨猗蘋果。對此,7日,臨猗縣政府官網回應稱,上述電商平臺營銷夸大失實、以偏概全。個別電商平臺采取不正當手段取得加蓋政府部門公章的材料營銷。
近期,多家電商平臺借助自媒體號發布臨猗蘋果滯銷信息,文中圖片、文字多有渲染色彩。在這些營銷文章中,“4000萬斤滯銷”“3毛錢一斤”等字樣比比皆是。在配圖中,年幼孩子手舉蘋果、老農拭淚、低保證、殘疾人士等形象也很搶眼。
此外,諸如“一次支持,一次分享,讓年邁的父母有人照顧,年幼的子女有父母陪伴”等語句也頗有帶入感。
上述網文通過諸多自媒體平臺傳播后,引起廣泛關注。
對此,運城市臨猗縣政府通過官網回應稱,近期,多個電商平臺發布“臨猗蘋果滯銷”的營銷策劃,利用打“悲情牌”方式營銷臨猗蘋果,引起網友關注。這給運城果業的整體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經全面深入查證,該信息內容有諸多夸大失實之處。
在“聲明”中,臨猗縣政府表示,網文中所選用的視頻與圖片均為早年拍攝。據查,報道所選用視頻、圖片均拍攝于2016年以前,有的還采用“擺拍”方式,刻意營造果農的貧苦形象。
此外,為最大限度地博取消費者同情,電商刻意打造臨猗蘋果“丑”的特點,所呈現出來的蘋果都是有果銹疤痕、麻點、黑點的次等果。據調查,此類蘋果是客商將優質蘋果篩選收購以后余下的殘次蘋果,僅占很小比例,絕不能夠代表臨猗蘋果乃至運城蘋果的整體品牌形象。上述電商將這些殘次蘋果放在主流果品的位置上進行宣傳,顯然是以偏概全。
臨猗縣政府強調,部分電商平臺涉嫌虛假廣告和欺詐營銷。比如,個別平臺采取不當手段取得了加蓋當地鄉、村及果業部門公章的材料配合宣傳,并且陳述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多家平臺蓄意夸大果品滯銷嚴重程度,造成了蘋果價格的不合理波動。
針對電商平臺的“悲情營銷”,臨猗縣政府表示,電商平臺的目的是吸引眾人眼球,博取消費者同情,其出發點只是為了增加電商自身的經濟利益,短期、局部地方便了果農銷售,增加了少部分果農收益,但從全局和長遠來看,此舉損害的是運城蘋果的整體品牌形象和全體果農的整體利益。
有鑒于此,臨猗官方表示,希望廣大網民理性對待網絡信息,不要信謠、傳謠。對于個別電商平臺不惜丑化臨猗蘋果,虛假宣傳、欺詐營銷的不當行為,有拒不改正、不配合消除負面影響的,當地相關部門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原題《山西臨猗回應電商“悲情營銷”蘋果滯銷:夸大失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