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沿江”引入“南沿江”,江蘇揚子江城市群將實現高鐵成環

本文圖均為 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 圖
據上海鐵路局12月11日消息,一孔重286噸的箱梁近日穩穩地落在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下稱“北沿江高鐵”)引入南沿江城際鐵路I類變更工程36#-37#墩支座,該工程的箱梁架設施工部分完成。

北沿江高鐵引入江蘇南沿江城鐵I類變更工程位于太倉市境內滬蘇通鐵路與南沿江鐵路之間,含四條聯絡線、南沿江正線改道岔共計五條鐵路線,橋梁特殊結構多、類型變化復雜,鄰近營業線,施工難度較大。

南沿江城際鐵路2018年開工,起于南京南站,止于太倉站,接駁滬蘇通鐵路后引入上海樞紐,設計時速350公里。這是滬寧間第二條城際鐵路,通車后將承擔沿線通道內以及滬寧主軸城市間的城際客流,推動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等全國百強縣加快融入滬寧“1小時高鐵圈”。北沿江高鐵也已開工,其中上海至南京段起自上海新建樞紐上海寶山站,向西經江蘇蘇州,跨過長江經南通、泰州、揚州,接入南京北站,是江蘇長江以北的蘇中三市與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之間的快捷通道。
北沿江高鐵在太倉引入南沿江后,長江南北的蘇南和蘇中地區,即沿江的揚子江城市群南京、蘇州、無錫、南通、常州、揚州、泰州、鎮江八市將實現高鐵成環,推動蘇中地區跨江與蘇南融入發展,彌合江蘇長江兩岸發展差異。
去年11月,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徐鳴發文稱,揚子江城市群沿江兩岸存在梯度級差。蘇南地區經歷多年的經濟持續增長,國土利用空間、生態環境容量等已趨飽和,生產、生活成本上升;北岸的蘇中地區在國土利用空間、生態環境容量及生產生活成本方面明顯優于蘇南。近年長江上建設了十多座公路、鐵路、隧道,兩岸城市融合發展,揚子江城市群建設恰逢其時。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