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京大學研究:“地獄犬”毒株相比BA.5,病原性相同或更低

一項動物研究表明,奧密克戎亞型毒株BQ.1.1引起癥狀的能力與BA.5相比相同或更低。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這項研究由東京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的佐藤佳(Sato Kei)教授領導的G2P-Japan研究小組發表。這篇論文還沒有經過正式的同行評審。
研究報告指出,當細胞被BQ.1.1毒株感染時,它們破壞周圍細胞的能力比目前在日本占據主導的毒株BA.5高2.4倍。
但是,盡管此前研究中具有強大破壞細胞能力的變體往往具有高致病性,但上述研究表明,BQ.1.1的病原性可能與BA.5相同或更低。
科學家們還比較了感染BQ.1.1和BA.5的倉鼠。他們發現,這些動物的體重變化(反映身體狀況)大致相同。研究發現,與BA.5相比,感染BQ.1.1的倉鼠的肺功能值并沒有惡化得那么嚴重。
佐藤佳表示,雖然研究結果可能不能直接適用于人類,但新冠病毒最新變種的致病性并沒有增加,這是一個好消息。但他補充說,由于病毒傳播性仍然很強,應繼續采取抗感染措施。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病毒已發生多輪變異。中文網絡近日流傳消息稱,一種名為BQ1.1的新型變異毒株已經出現。該毒株的傳染性和致死率都很高,又被稱作“地獄犬”。實際上,BQ.1.1的新冠變異毒株早在7月時就已經出現,最早被發現于尼日利亞,到10月時已經引起全球科學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路透社在10月21日的報道中提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信息,BQ.1系列毒株(被標示為BQ.1*)及其亞型毒株BQ.1.1是目前在全球流行的300多個奧密克戎變體毒株家族的成員。這些成員中近95%是奧密克戎變體BA.5的“直系后代”,BQ.1和BQ.1.1也不例外。
日本進入冬季以來,經歷了新一波疫情,每百萬人新增死亡人數呈增長態勢。但當下沒有證據表明,死亡人數的增長與BQ.1和BQ.1.1毒株的出現有直接關聯。目前日本尚未出現大規模BQ.1.1疫情,且日本的主導毒株仍是BA.5。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