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家賦能!市婦聯開展“創美庭院”巾幗行動專題培訓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全國婦聯、省婦聯關于“鄉村振興美麗庭院”建設的工作部署,提升“創美庭院”項目人員能力與素質,為珠海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巾幗人才和智力支持,12月9日,在珠海市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由珠海市婦聯主辦,廣州優勢力智庫承辦的2022年珠海市“創美庭院”巾幗行動第三期專題培訓順利開展。本次培訓采用線上直播形式,覆蓋全市基層婦聯干部、村居書記,共553人次參與。





第一場培訓,華南理工大學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村鎮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學術研究部部長陳可帶來《多方聯動·共同締造鄉村社區發展的機制探索與實踐思考》主題授課。陳可老師立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概述鄉村社區發展對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重要支撐作用;結合《廣東省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共同締造實施指引》等政策文件解讀,闡述推動鄉村社區發展的關鍵機制;圍繞相關實踐和典型案例,從更有組織的共同發展、更有活力的共同振興、更有品質的共同締造三個方面,探討助力鄉村社區發展的優化路徑,提出從創美庭院出發,共同締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愿景,為珠海市鄉村振興美麗庭院建設工作提供參考借鑒。

第二場培訓,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民族學院副教授、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民族學院副院長、民族研究所副所長邱運勝為大家帶來《歷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和創新》課程。他專題解讀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有關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政策背景,并以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成功入選2022年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為案例,結合實地田野調查,詳細闡述該縣鄉村振興中實施的“拯救老屋行動”,總結其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文化資源整合和利用的成功經驗。同時,邱運勝老師結合自身參與設計的東莞市嶺南疍民文化展覽館及“莞草編織技藝”項目,介紹城市公共文化設施、女性參與服務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為珠海市鄉村振興美麗庭院建設和女性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接下來,市婦聯將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借助智庫力量,以珠海市鄉村振興巾幗成長基地為平臺,在全省、全市范圍內定期邀請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女性成長、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專家,以“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為原則,持續開展系列專題培訓活動,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村振興巾幗學習矩陣,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巾幗人才和智力支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