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零分考生”獲大專錄取通知書:不為學歷,為體驗生活

2018年5月3日,徐孟南登錄高考報名網站,確認了自己被錄取的學校和專業。幾天前,他已收到了安徽這所三年全日制大專院校新聞系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這位十年前的安徽“零分考生”現在說,他在“期待酷熱的九月份”。
今年3月25日,時隔10年之后,徐孟南重回高考考場,參加了2018年安徽省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考分262(滿分300)。“2008年為了宣傳‘三人行教育理念’,我是認真的;2018年為了上大學,我也是認真的。二月練題,三月統考,四月校考,九月上大學。還是挺期待酷熱的九月份。”
徐孟南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他選擇報考大學專科而不是大學本科,經過了深思熟慮。“這次去上大學,主要目的就是體驗生活,不管學歷。”

“對我這個十年沒有摸課本、考前只復習了兩個月、也不算聰明的人來說,這個分數算好的了。”徐孟南稱,他報考的三個院校的校考也都通過了,最終他選擇了一所歷史悠久、人文氣息相對較強的院校,“挺高興的,畢竟一開始就想上這所學校,算是如愿以償。專業的選擇可能是因為和喜歡文字有關吧。”他表示,報考當地的院校也是考慮到父母和孩子都在,上學不想離家人太遠。

他告訴澎湃新聞,自己設想的大學生活,會老老實實上課,課后經常去圖書館看書,再學個跆拳道,也可能會繼續寫小說。但對畢業后的職業,他還沒有太多設想,“不是很明確。可能選擇專升本,可能去公司上班,也有可能就是回到現在這樣,在網上打點工,掙點錢。我對生活的要求不高,學新聞是想自由地表達。”
2008年,徐孟南在高考的每張試卷上違規寫下了個人信息和自創的“三人行教育”。徐孟南所謂的“三人行教育”,大意是指從初中開始培養學生愛好,學習基礎知識,高中根據愛好分科,再通過選拔進入大學學習。他想獲得零分,以吸引公眾對其教育觀的關注,他最終考了160多分。
2008年高考之后,徐孟南輾轉各地打工。十年間,他的思想也幾經反復。如今,將要踏入大學校門,徐孟南感到彌補了些許遺憾,也沖淡了當年的悔意,“對我這樣的農民子弟來說,高考是一個改變我們命運的機會,而我浪費掉了。2009年(我)曾嘗試去復讀,卻因為一些原因沒有成功。隨著經歷越來越多,我對人生的意義產生了新的認識,覺得人生重在過程的精彩。”
徐孟南還對澎湃新聞說,自己并沒有對韓寒和2006年零分考生蔣多多這兩位影響了自己人生路徑的人“心存芥蒂”。他稱,“他們影響了我,而且我覺得是積極的影響。”
今年1月8日,當年拋出“讀書無用論”的韓寒在微博發表長文提起退學往事,他在微博中感慨: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在一項挑戰里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曾被“讀書無用論”深刻影響的徐孟南如今說,“我把當年的高考當做自己人生精彩的一部分。零分雖不值得,但我現在不后悔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