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尋書歐洲|圣三一學院圖書館:《星球大戰》中的絕地圣殿圖書館?

《星球大戰》中的絕地圣殿圖書館

圣三一學院圖書館
圣三一學院圖書館久負盛名,被譽為愛爾蘭國寶的《凱爾斯書》(The Book of Kells)也收藏于此。于是,2022年11月,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便是來這里探訪。我首先在網上訂票,票價是18.5歐元,這是我至今參觀的歐洲票價最貴的圖書館了。稍微有點郁悶,但更“郁悶”的是,當我參觀完,約在圣三一學院讀博的朋友聊天時,得知該學院的學生可以免費帶朋友參觀圖書館!

圣三一學院圖書館外景
圣三一學院圖書館是愛爾蘭最大的圖書館,現有藏書超過620萬冊,并收藏有大量早期手抄本,其中包括200多份愛爾蘭語(Gaeilge)手抄本。這座圖書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圖書館所在的位置原本是一座修道院,英國王室于1538年解散了這座修道院。1592年,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特許創立圣三一學院,并同時允許建造圖書館。圖書館現在的建筑始建于1712年,1732年完工。1850年代,圣三一學院圖書館成為存放官方授權書的圖書館,這意味著在英國和愛爾蘭出版的每一本書的副本都要送交圖書館存檔。目前,這些書大部分存放在愛爾蘭郊區的桑特里。

圣三一學院圖書館內部
其“長閱覽室”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室閱覽室。它長64米,寬12米,是圖書館的主廳,室內藏書超過20萬冊。它的屋頂原本是平的,為了存放更多書,1861年,學院對其進行了擴建,長閱覽室的屋頂增高,并增加了一層,這樣可以放更多的書。長閱覽室里擺放著44尊大理石半身像,這些雕像人物主要是歷史上的哲學家、作家和學院的支持者等,包括莎士比亞、亞里士多德和沃爾夫·托恩等,其中,法國雕塑家路易-弗朗索瓦·魯比利亞克(Louis-Francois Roubiliac)創作的愛爾蘭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半身像更是栩栩如生。




圖書館里的大理石半身像
這間房間里還陳列著愛爾蘭《共和國宣言》。1916年4月24日,愛爾蘭志愿軍領導人帕特里克·皮爾斯(Patrick Pears)在薩克維爾街的都柏林郵政總局宣讀了這份宣言,標志著“復活節起義”爆發。除此之外,參觀者還能在這個房間里看到一架古老的豎琴,它是愛爾蘭國徽上的“天使之琴”的原型。這架豎琴由橡木和柳木制成,包括29根銅弦。傳說,這架豎琴原本屬于1014年戰死疆場的愛爾蘭國王布賴恩·博魯(Brian Boru),因此它又被稱為“布賴·恩博魯豎琴”。不過,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現有證據表明,這架豎琴只能追溯到15世紀。

古老的豎琴
做完圖書館功課,我加入了排隊的人群。此時,離我預定的入館時間還有半小時,圖書館外已經排起了長龍。據統計,每年大約有520萬名游客來這里參觀,這個數字是葡萄牙“網紅書店”萊羅書店參觀人數的四五倍。參觀完《凱爾斯書》后,我隨人群走進了圣三一學院圖書館,里面人聲嘈雜鼎沸,但圖書館本身令人振奮,它莊嚴,肅穆,沉穩。圣三一學院圖書館名聲在外,大概已經成為都柏林第一打卡勝地。

《凱爾斯書》中的插畫
有趣的是,我在長閱覽室發現了四名女子的大理石半身像。原來,兩年前,圣三一學院宣布增加四尊女性雕像。此前,長閱覽室擺放著的40尊大理石雕像全部是男性。學院意識到公共空間必須更好地代表多樣性,因此決定推出女性雕像,她們分別是英國物理化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英國女數學家艾達·洛夫萊斯、愛爾蘭劇作家奧古斯塔·格雷戈里和英國作家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這四位女性由圣三一學院的學生、教職工和校友提名,從500多提名中勝出。同時,圣三一學院也打破先例,聘用女圖書館員,這是該學院428年來首次聘用女圖書館員。顯然,存在于圣三一學院圖書館的歷史性不公平現象,正在得到緩解。
我還得知,不久后,長閱覽室會暫時關閉,因為一個耗資9000萬歐元,為期3到5年的修復項目即將開始。據說該項目在巴黎圣母院失火之后變得更加急迫。我的確看到長閱覽室的二層已經有人在“敲敲打打”,不禁暗自慶幸來得及時,不然就要等好幾年才能一睹它的風采了。對書籍來說,火災、潮濕、各種污染等,都是巨大的威脅。并且,書籍是有機產品,時間久了會變質,因為皮革會變質,紙張也會變質。有時候,人們走進長閱覽室,會聞到一股類似杏仁的氣味,它實際上是紙張中老化的纖維素發出的氣味。空氣中的廢氣顆粒、游客帶來的衣服纖維和人類頭發等,堆積在書上也會加速書籍的惡化。人類能做的就是通過改善環境,盡量減緩這些狀況。因此,圖書館內既需要溫度和濕度控制,也需要防止從窗戶進來的顆粒污染。
除了《凱爾斯書》,圣三一學院圖書館收藏的另一本重要的書是《阿瑪書》(The Book of Armagh),《阿瑪書》中包含了已知的最早的圣帕特里克留下來的懺悔錄。十二世紀的手抄本《倫斯特集》(Book of Leinster)是館藏最早的完全用愛爾蘭語寫成的手抄本。作為散文、詩歌和家譜的選集,這本書介紹了舊愛爾蘭人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可惜的是,除了《凱爾斯書》,圣三一學院圖書館并沒有專門的展廳去展示其珍貴的藏書。

《阿瑪書》中的插畫
圣三一學院圖書館的地下一層是紀念品店,人滿為患。我發現,書架上介紹圖書館的書寥寥無幾,這里售賣的多是襯衫、玩具、杯子等紀念品。我不禁覺得這個圖書館過于商業化,而且由于其昂貴的門票,我大概不會再來第二次了。
(崔瑩:記者、專欄作家,愛丁堡大學博士,熱愛行走和文學,喜歡收集世界各地的老插畫書,出版有《英國插畫師》《英國插畫書拾珍》《訪書記》等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