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增加“綠色就業” | 綠會低碳工坊建言《上海市就業促進條例(草案)》

近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對《上海市就業促進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并公開征求意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低碳工坊工作組(LCW)響應號召,經認真研究,提出以下兩條建議。
(一)縱觀全文件,雖聚焦“高質量充分就業”,但缺少“綠色就業”的內涵,未能體現出我們所處高質量發展時代的綠色要義。所以,建議增加“綠色發展”方面的內容。
理由:上海是一個氣候脆弱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容易遭受重洪災的主要城市之一。而聯合國近來發布的一份名為《正在關閉的窗戶》的報告指出,目前人類的政策不足以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之內。避免氣候災難的“窗戶正在關閉”,隨著海平面上升,以上海為例,可能將在78年后被淹沒。因此,應對氣候變化、綠色發展應作為上海這個城市的重心工作之一,需要貫穿在高質量就業的考慮中。
(二)建議第十六條(財稅政策支持)中增加:“鼓勵給廢品回收和維修站點實施免登記免稅等政策扶持,推動可持續利用。”
理由:維修站點是生態文明時代特別重要的一個工作。比如,一個大箱子壞了輪子,一個沙發壞了一部分,這些東西,很多時候在很多地方都被人們扔掉了。扔掉了,就意味著它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而垃圾,是一個環境的負荷品,難再利用——不管是填埋還是焚燒,對這種垃圾的處理,都對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壓力。而這種一邊扔舊的、一邊買新的,多是異化消費、是偽需求,都是生態文明時代不能承受的浪費、生態環境的負擔壓力。因此,高質量發展首先就要延長物品的壽命、增加使用時長,減少人們對于一個局部損壞、本來能修好的東西的廢棄而帶來的對于重新制造一個產品的需求。這方面如果能予以免稅支持,將極大的激活市場就業活力。這一舉措創造的價值遠超過維修站點提供服務所帶來的市場價格。如修一個箱子,維修站個體戶雖然掙了幾塊錢、幾十塊錢;但是他們創造的價值——是使得這個箱子又重新成了一個“活”的產品;減少了一個箱子進入垃圾堆。廢品回收人員或個體戶亦然,對于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有重大的價值。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這方面的政策扶持不光有利于充分就業,還有利于上海整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如果針對廢品回收和維修站點免于營業登記、稅務登記,積極促進所有物資和產品的循環利用、再利用和維修,這對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希望能夠對廢品回收、以及維修行業、特別是一定規模以內的——如年營業額100萬以下的,應該支持不予強制性登記、稅收的要求,明文鼓勵這方面的就業。除了稅收政策的支持,還建議上海市為他們提供公共場地等方面的支持。
(三)支持地攤,提供制度性和法制性的支持。
(拓展閱讀:為地攤歡呼,希望它行穩致遠|周道生態文明(第33講))
以上建議,誠請考慮。
整理/Wendy 審/綠茵 編/angel

【拓展閱讀】
為地攤歡呼,希望它行穩致遠|周道生態文明(第33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748207121207087
周晉峰:給維修工免登記免稅等政策扶持,推動可持續利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