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40歲,身高1米4,他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

2022-12-04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杜鵑 十點人物志

作者| 中發白

十點人物志原創

今天,是國際殘疾人日。

截止到2020年,全世界約有6億5千萬殘障人士,占總人口的10%。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在中國,這個數字是8500萬。

但這個龐大的群體,在公共視野里并不常見。

行動上的不便、路人的側目、就業上的困境,都將他們困囿于社會邊緣。想要靠自己謀生,他們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剛過40歲生日的文剛,身高只有1米4,是位“袖珍人”。從小成績很好的他,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從高中輟學成了一名維修工。不甘于被困在農村,文剛在33歲時走出大山,卻因為都市繁華迷人眼,一時間迷茫又落寞。

重拾自信,是通過一方小小的手機屏幕。在鏡頭里,文剛不僅用自己的手藝征服了天南海北的朋友,還讓家鄉的農產品走出大山,被更多人品嘗。久違地,文剛感受到了被認可、被喜愛、被重視的欣喜。

如今問他,用一個詞形容自己的人生態度,文剛給出的回答是:知足常樂。

一次出走,他看懂生活

在文剛看來,自己前33年的生活是平淡而順遂的,直到一次出走改變了他的軌跡。回頭看來,也是那場出走讓他看懂了人生,也看懂了自己。

文剛出生于大別山的湖北省羅田縣涼亭河村,村里家家戶戶關系親近,民風淳樸。當地春暖秋涼,雨水豐沛,農民多以種地為生,最知名的農貨是羅田的板栗,香糯甘甜。

小時候,文剛是村里最鬧騰的孩子之一,性格活潑開朗,嗓門兒大,他一笑起來,隔壁鄰居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直到上小學前夕,看著小幾歲的弟弟比文剛高出一個頭,父母這才發覺事情不對勁,但由于信息閉塞,就醫不及時,文剛的身高永遠停留在了1米4。發覺自己比同齡朋友矮許多,小文剛曾歇斯底里地質問過,痛哭過,慢慢才接受了事實。

好在文剛很聰明,尤其擅長物理,初中時綜合成績經常能排在班級前三名。好奇心極強的他平時還喜歡鼓搗一些小東西,被他拆開的小電器總能組裝回原樣,這讓他在班級同學里很受歡迎。

文剛在農村幫人修理電器

可惜的是,由于家庭經濟條件不好,高中只讀了半年,文剛便輟學了。他有點遺憾地談及當時:“要是能把書念完,我一定是個理工男。”

為了謀生,文剛打算去學門技術。他選擇了自己頗感興趣的家電維修,白天去技校上課,晚上對照書本拆裝家里的小家電,理論搭配實踐,漸漸摸出了門道。當時家里傾盡積蓄開了個小雜貨店,賣點日用百貨、水果蔬菜,文剛就在角落里支起桌子,埋頭幫人修電器,一修就是15年。

手藝好,要價不高,加上能說會道,文剛成了村里的紅人,村里家家戶戶的電器幾乎都經歷過他的“妙手回春”。

文剛本以為自己會在村里就這樣呆一輩子,但時間久了,他那顆好強心不再甘于平靜,他想去看更大的世界。2015年,文剛迎來了遲到的叛逆期,不顧父母反對,背上簡單的行李,33歲的他堅決要走出大別山,去大城市打拼。“當時身邊的朋友都出去了,我也想開開眼界,他們都能去,我覺得我也行。”

因為身材和學歷的限制,文剛的求職之路并不順利,只能做一些門檻較低的活,第一份工作是扮演游樂園的玩偶。夏天近40度的高溫下,他在厚重的玩偶服里一度熱到昏厥,只能將冰塊塞在貼身馬甲的兜子里降暑。工作一天下來,汗水混著融化的冰水,讓他全身濕透。在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他無法發揮手藝人的長處。

文剛修理家電

但文剛沒有退縮,反而被激發出了好勝心。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更多技能,在大城市站穩腳跟。在外打拼的幾年里,文剛輾轉去了北京、上海等許多城市,在影視后期公司學剪輯,在電子廠做裝配工,甚至當過臨時演員。

在北京做后期時,需要經常熬夜,最累的一次,文剛在下班的路上,見到了北京初升的太陽。那一刻,他望著天,感覺自己精神恍惚,隨時都要靈魂出竅。

燈火通明的都市來過了,世面也見到了,文剛卻發現自己找不到歸屬感。他覺得自己像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但如果換成其他人,好像也沒什么不可以。他開始思考自己留在大城市的意義。

直到有一天,父親身體不適的消息傳來,文剛明白,這是冥冥之中將他召回村莊的信號,他決定給生活按下暫停鍵。

短視頻下的喜怒哀樂

深吸一口大別山的空氣,是自由和安逸的味道。

回到老家照看父母,文剛撿起了老本行,斜挎著一個裝滿維修工具的布包,騎著一輛沙灘車在熟悉的村莊里穿梭。

偶爾路上瞄到熟透的紅柿,就隨手用木棍打下一個,邊走邊吃。看到村里的叔伯趕鵝去池塘,便跟在后面起哄,一如童年時玩鬧。

村里的人聽說文剛回來了,都很高興,自家那些壞了的電器,總算是有救了。

在文剛看來,修好每一個電器方便村民的生活,是自己對這座山村的一份守護。

不費力氣的小維修,文剛很少收錢,甚至還時不時倒貼。有一次,“五保戶”張爺爺喊文剛上門修電視。張爺爺幾乎失明,早已看不清電視,但聽個聲響也能讓自己不至于寂寞。文剛見張爺爺家中拮據,臨走時送給他兩袋大米和一臺電飯煲。

文剛上門修洗衣機

回到家鄉的時光緩緩流淌,文剛不知道,正有一個新機遇在前方等待他。

2017年年底,恰逢短視頻興起,文剛看著網絡上各具特色的視頻達人,心中漸漸萌生了一個念頭:自己又會拍攝又會剪輯,干嘛不試試?抖音賬號“鄂東老男孩”應運而生。

有一次,為了拍出鄉間的廣袤風景,文剛特意借了個無人機,搞了一場“賊時髦”的航拍。鄉親們不認識無人機,倍感新奇地問:“剛兒啊,這是你從哪兒弄來的小飛機?”在那條視頻里,文剛接探親的弟弟回家,順路去鄉親家里修電視,接著留下一起吃飯。溫情質樸的鄉村圖景喚起了城市人對鄉土的眷戀,短短一天,視頻點贊量超過10萬,也讓他信心倍增。

文剛拍的三峽美景

鏡頭一打開,靈感就如開了閘的水般流淌出來。他用短視頻記錄維修電器的日常,一個拆液晶電視顯示屏的視頻,收獲了上百萬觀看,近50萬點贊。之后,他將鏡頭伸向家鄉的風土人情,視頻里有新年全鄉人吃一百桌“吊鍋”的熱鬧,也有在三峽邊吃熱干面、爬樹摘柿子的愜意。

2019年,羅田縣脫貧摘帽,隨著村里慢慢富裕,生活愈發便利,村里鄉親的生活觀念也開始發生轉變。以前電器壞了以修為主,現在往往直接換新,來找文剛修電器的人越來越少,他漸漸入不敷出。而從前忙碌的日子一去不返,文剛索性把拍短視頻當作正職,他也需要尋找一條謀生的新路。

文剛拆液晶顯示屏的視頻,受到網友喜愛

文剛與羅田縣一家米釀廠的廠主是舊識,酒廠遇到設備出問題,經常找文剛上門維修。一次兩人閑聊時談及近況,發現各自都在發愁:文剛的維修工作難以為繼,廠主也生意慘淡。廠主提議,不如讓文剛直播帶貨幫忙賣米釀,也許可以實現雙贏。

這讓文剛犯了難。帶貨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做不好,不僅砸了自己的口碑,還可能為殘障群體惹來爭議,他并沒有立即答應廠主。不過文剛記在了心上,再去誰家修電器,總會多嘴問一句:今年農貨賣得怎么樣?鄉親們總說比過去好很多,但銷路好不好有時還得看運氣。

為了自救,也為了能幫鄉親們開拓一條農貨的新銷路,文剛決定放手一搏。

人生的意義

文剛發現,自己似乎天生就適合直播。

第一次直播時,文剛完全沒有新手的緊張。他的聲音有著孩童的稚氣,一口方言帶著質樸的鄉土氣息,但講起話來毫不怯場,與粉絲交流十分順暢。

文剛聰明,記憶力好,再復雜的產品賣點都能爛熟于心,介紹起黃岡本地的農產品更是得心應手。那天,涌進直播間的場觀人數超過10萬,對于一個新手來說,這是非常好的成績。

他的粉絲大多是城市里的基層打工人,平時在短視頻里看他拍的鄉村維修生活,了解他的經歷,也知道他在幫本地農民增收,對他很信任。“哪個產品的鏈接掛在上面,還沒來得及多介紹幾句,大家就直接去拍了。”

米釀廠也跟文剛達成了合作。文剛一場直播能賣出去300多單,一年的銷售額幾乎占全廠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成功幫廠子扭虧為盈。

廠主拉著文剛的手不停表達謝意,順勢請他做了代言人。而這家米釀品牌,也在3年里一躍成當地最大米釀企業之一。

文剛在農棚里助農直播

開了個好頭,文剛卻更不安了。感受到了粉絲的熱情和信任,意味著他對接下來的選品需要更加謹慎。他說:“大家越是相信我,品質和價格越要把控好,這是我立足的根本,也是帶貨的底線。”他希望讓更多人嘗到優質的家鄉特產,于是找到縣里的電商創業園,通過相關負責人聯系當地農貨商家,把羅田的板栗、黃岡的茶葉、大別山野生筍干陸續帶進直播間。

羅田板栗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但長久以來欠缺營銷聲量,始終沒有“出圈”。在文剛的推薦下,羅田板栗名聲大噪,兩個月內賣出一千多單。有人品嘗后專門回來評價:“聽說‘中國板栗看羅田’,果然名不虛傳,以前竟然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好東西。”入冬后,因為怕板栗在運輸時壞掉,文剛不得已將其下了架,結果每天都有心急的粉絲來催問。

文剛突出的業務能力引起了三農領域的注意。2021年下半年,文剛被各地方政府邀請帶貨當地的農貨,去山東賣玉菇甜瓜,飛廣西賣荔枝芒果。上次在宜昌賣橙子,開播1小時左右賣完了2萬單,果農激動得想要和他簽長期合作的合同。

為了表彰文剛在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影響力,羅田縣給他頒發了“金話筒”獎。當他穿著筆挺西裝,梳著板正發型上臺領獎時,他一反常態,激動得語無倫次。那種被認可、被需要的感受,在他心中無限蕩漾著。

文剛上臺領獎(左二)

助農帶貨也改變了文剛一家的生活。他不僅還清了家里的債和房貸,還第一次花1萬7的“巨款”給自己買了一輛特拉風的摩托車,車身是艷麗的大紅色,騎車上路便能吸引整個村莊的目光。以前逢年過節也舍不得買的海鮮、水果,逐漸登上了家里的日常餐桌,這是文剛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天生身材矮小,文剛以為自己抽到了人生中最差的一張牌,如今人到中年,卻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他知道,自己成功的底色始終是“自立自強”。

文剛喜歡與鄉親們呆在一起

現在,文剛仍喜歡背著工具袋,上門給父老鄉親修東西。他不收錢,但老人們總要給他塞點吃的,有時是一兜子軟糯香甜的柿子,有時是幾個剛下的新鮮雞蛋。下午回家吃個家常菜,再準備晚上的直播,日復一日,為生養自己的小山村做出改變。

身體條件并沒有成為困住文剛靈魂的囚籠。在文剛看來,殘障人士的價值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要發自內心地強大起來,依靠自己養家糊口,有條件的就去幫助別人,把自己和普通人放在一個標準上,這也是一個讓所有人都能夠尊重你的辦法。”

點“在看”,關注殘障人群

原標題:《40歲,身高1米4,他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繁昌县| 建瓯市| 潼南县| 车险| 余庆县| 鄢陵县| 永和县| 遵义县| 大田县| 洞头县| 芷江| 德昌县| 溧水县| 芦山县| 瑞金市| 疏勒县| 贵溪市| 临清市| 西乌珠穆沁旗| 桂平市| 徐水县| 龙口市| 自治县| 甘南县| 宜黄县| 荥阳市| 阳西县| 呈贡县| 肃宁县| 凤阳县| 安丘市| 阳曲县| 宕昌县| 西贡区| 吐鲁番市| 岫岩| 峨眉山市| 洛宁县| 遵化市|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