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香港大學清除艾滋病新藥研發者:力爭3到5年開展人體實驗
目前全球約有3600萬人攜帶著艾滋病病毒(HIV)生活,但他們尚無看到治愈的希望。
4月26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艾滋病研究所對外公布了最新成果:成功研發用于艾滋病預防和免疫治療的創新型廣譜抗體藥物,相關論文已發表在4月份的《臨床研究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研究團隊除港大外,還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清華大學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等研究人員。
該成果瞬間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款新藥能徹底預防和清除艾滋病毒(HIV)?或許這種熱烈的期待應該降降溫,至少這款新藥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藥”,其尚處于基礎研究階段,在小鼠模型上取得“振奮人心”的成果,但離適用于人體還有很長的一段的路。
4月27日,該成果通訊作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們研究的新型抗體BiIA-SG檢測124種病毒后,達到了百分之百的廣譜性,的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他同時強調,未來還將繼續開展猴子和人體實驗,而人體實驗則要“力爭3到5年開展”。
小鼠身上的結果足夠振奮人心
艾滋病病毒的狡猾之處在于變異非常快,從而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
科學家們此前通過大量體內和體外實驗,針對多種廣譜中和抗體(bnAbs)及它們之間組合的效能、廣譜性、晶體結構、作用模式進行了研究。然而,許多HIV毒株對這些廣譜中和抗體具有固有耐藥,從而導致基于單一的bNAb治療方案失敗。
陳志偉解釋,“我們研究的單基因編碼串聯雙價中和抗體BiIA-SG,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構建,將兩種廣譜中和抗體串聯一起,同時阻斷病毒進入細胞的兩個重要環節。”
這也就是所謂的“一箭雙雕”。參與該項研究的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進一步解釋了這種“一箭雙雕”,“ 我們體內的單克隆抗體都是一對一的,一旦病毒產生突變,抗體就不管用了。現在這個藥物既可以識別敵人,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又可以識別敵人進入細胞的關鍵入口,即細胞受體。這就是通過體外基因工程的方法把抗體做成了‘一箭雙雕’。”
另外,基因導入的BiIA-SG可以在小鼠體內持續發揮功效,并且清除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細胞。
張林琦表示,這樣一個優化使得藥物有效性和廣譜性大大增加,這兩者都表現出很大的優勢。“我們手里有的全世界所有的艾滋病病毒,它都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此外,從體外實驗來看廣譜性達到了百分之百,這也就意味著它將有可能對抗所有變異的艾滋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的體內實驗則是在小鼠身上完成,而目前引起外界廣泛關注的正式在小鼠身上獲得的效果。張林琦提到,“在小鼠體內通過治療模型和預防模型,都可以很有效地阻斷艾滋病的復制,所以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激動的消息。”
不過,受限于模型本身的限制,實驗在小鼠身上進行到11周就終止了。這也就是說,目前獲得的不錯效果也局限在11周。張林琦表示,“因此我們正在開展的就是在猴子身上進行相同的實驗,猴子和人更加相近,同時我們可以觀察更長時間。”
據張林琦透露,猴子身上取得的初步結果“也是非常的振奮人心”。
走向臨床每一步都不能掉鏈子
這項成果是否會造福于人類?下結論或還太早。
張林琦表示,“作為科學,千萬別說得那么滿,還要通過人體臨床試驗來作出最終的結論,我認為還是謹慎一些比較好。”但張林琦同時強調,“小鼠上的結果已經足夠振奮人心,讓我們認為有必要在猴子和人身上去開展實驗,這點已經非常棒了。”
研究論文中同樣提到很多后續的障礙。包括大規模制備抗體的挑戰、可能存在的免疫原性,以及或出現較差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等。同時,基因導入也可能存在一些技術挑戰,例如舉制備BiIA-SG 的Knobs-into-Holes技術。
陳志偉則對澎湃新聞提到,目前研究經費不足是最大困難。“正在申請科研經費,希望開展猴子及人體研究。”
“如果今年落實經費,力爭三到五年開展人體研究。目標是清除體內病毒,或長期控制病毒在檢測不到的水平,同時病人無需每天服化學藥物,即功能性治愈。”陳志偉表示。
張林琦也表達了類似擔憂。“如果在猴子身上結果也比較好的話,后面克服的困難可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還要去和企業對接,包括需要大量生產抗體。另外要經過臨床前實驗達到臨床實驗的要求,然后到病人身上去開展實驗。這每一步都很關鍵,任何一步掉了鏈子最后都不能成功。”
張林琦還提到,“做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就已經在和投資人、臨床實驗的醫生開始討論將來實驗的設計,怎么樣才能證明它的有效性,證明它在治療和預防方面的作用,這些方面都在積極準備”
他強調,“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到達在人身上用,我們還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整個過程的每一個點都很關鍵。”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