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區之治|小小“心愿碼”,讓居民的需求精準對接快速落地
如何在社區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中,做到更顯民意、更集民智、更聚民力?

居民事情居民議,臨汾路街道充分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圖片均來源:上海公益新媒體中心
2021年開始,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創新運用“社區心愿碼”平臺,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社區新基建的始終,目前已取得良好的實踐成效。
量身定制心愿碼,居民在線許愿
“社區心愿碼”是上海市民政局開發的社區新基建心愿征集小程序,面向廣大社區居民,在線匯集社區新基建需求,引導政府、企業優質建設資源精準對接,快速落地。臨汾路街道是“心愿碼”的首個試點街道。
試點以來,街道通過“心愿碼”,常態化收集居民群眾對社區新基建的需求。街道在“心愿碼”原有功能的基礎上,根據小區類型、人口結構、存量設施、投資建設渠道等情況,量身定制社區新基建“菜單”,并在“心愿碼”小程序上進行展示。轄區居民可以在小程序上查看各種設施的詳細介紹和用戶的評論打分,也可以對自己需要的設施進行“許愿”。

臨汾路街道根據心愿碼上的需求,引入健身“魔鏡”。

臨汾路街道引入的乒乓球機器人。
針對轄區居民反映的加裝電梯、停車困難、垃圾清運、消防安全、康養服務等問題,臨汾路街道在“心愿碼”平臺上線數十種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涵蓋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由于轄區健身設施較為匱乏,臨汾路380弄、375弄等多個居民區通過“心愿碼”引進了乒乓球發球機器人和“魔鏡”智能鍛煉設備。居民們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也充分體驗到了高科技帶來的魅力。
建設方案居民議,收獲來自數字家園的“小確幸”
對于心愿的處理,臨汾路街道也建立一套創新機制。
首先,街道在后臺收到居民許的心愿后,會根據許愿次數、相關小區建設條件對需求進行初步篩選,結合相關測算及居委開展的調研情況,將需求度偏低或目前明顯不具備建設條件的需求暫時擱置,從而減少協商議事成本。
其次,對于通過篩選的需求,街道會將其納入社區協商議題,并根據項目涉及范圍和建設資金來源,合理選擇“三會”(聽證會、協調會、評議會),并通過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會議等協商議事和決策平臺,對項目的必要性、建設時間、點位布局等重要內容開展議題征詢和民主協商,充分吸收居民意見建議。
最后,確定建設項目后,居委會、業委會和居民可在“心愿碼”平臺上的“建設資源包”板塊查詢“白名單”企業的介紹、建設案例、合作模式及“好差評”情況。
例如,臨汾路街道根據星城花苑小區多位居民在“心愿碼”平臺提出的智能藥柜、自助打印機等心愿,經過充分的民主協商后,將小區一處15平方米左右的閑置空間改造成24小時不打烊的“數字小屋”,還有“一網通辦”自助機、公用事業費一體繳費機、AI診所、數字圖書館、共享打印機等智慧便民設施集聚一堂,居民真切感受到了數字家園帶來的“小確幸”。
此外,臨汾路街道還在“心愿碼”上進行諸多創造性探索。如愿望進度查詢、一鍵叫車智慧屏、高空拋物智能監測等服務,都為上海社區新基建工作的推進提供基層經驗。
運用“心愿碼”的平臺功能,臨汾路街道探索實踐“需求居民提、項目居民議、點位居民選、成效居民評”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工作機制。居民擁有更實在的參與感、更便利的生活設施、更美好的服務體驗以及更通暢的參與路徑。
2022年11月,臨汾路街道的“心愿‘碼’上提,供需馬上通”入選第二屆上海社會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項目征集與推廣活動的獲獎案例,獲評為“十佳創新展示項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