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港交所首任女主席史美倫上任,承認與內地推出的CDR有競爭

港交所迎來史美倫時代。
4月26日早間,香港交易所召開董事會會議,決定委任史美倫為主席,接替卸任的周松崗。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周松崗會后表示,中國將在二三十年后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要達到此目標必須具備兩項重要條件,即國際化的人民幣和全球一流的金融中心。“香港將在這一發展中扮演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角色,雖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前景明朗。”
周松崗說,過去六年在任內做了三件大事,包括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建立互聯互通以及推行上市改革。對于香港市場四年前錯失阿里巴巴上市,他說,港交所已經開始重大轉型,這才剛剛開始;希望通過此次的上市規則改革,吸引更多創新型、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
當天下午,新任港交所主席史美倫舉行首次記者會。
在被問及內地推出CDR(中國存托憑證)吸引新經濟公司時,史美倫認為確實有競爭,作為港交所的新主席,她稱將盡所能去助力港交所爭取更多公司來港。
史美倫說,自己有內地監管機構工作經驗讓“我在內地有很多朋友,跟他們溝通沒問題”。
2001年至2004年期間,史美倫曾擔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卸任后,官方評價其“為中國證券市場的規范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
談女性擔任港交所主席
史美倫說,很幸運能夠出任港交所新任主席。在她看來,現在香港給予女性很多的空間。不過,她也提到,現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女性董事僅有14%,她希望未來能夠推動更多的女性出任董事等事宜。
談工作重點
史美倫說,當下正是港交所新的三年計劃期間,即2019年至2021年,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競爭的世界,需要提高和鞏固港交所的競爭力,爭取更多的公司來香港上市,包括新經濟和舊經濟等公司。
她認為,金融業是香港的支柱,而港交所代表金融界支柱的核心價值,上屆主席過去6年來推動不少工作,預料未來仍會面臨挑戰,但會用于接受。
談與內地“競爭”
被問及內地推出CDR(中國存托憑證)吸引新經濟公司,史美倫說,作為港交所主席,首先承認確實有競爭,不管是怎樣的競爭,港交所最終的辦法只能是提升自己。兩者相互制衡是必然而且是制度上應有的,無論是香港或是其他市場,監管機構和運營者均有不同的制衡措施。作為港交所的新主席,史美倫認為自己將盡所能去助力港交所爭取更多公司來港。
她還說,自己有內地監管機構工作經驗讓“我在內地有很多朋友,跟他們溝通沒問題”,同時,李小加總裁跟內地也建立了很多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交流和聯系,“無論誰當主席都會把這方面關系保持和發揚廣大。”
現年68歲的史美倫的履歷可謂傳奇。
2001年2月,時任中國香港特區證監會副主席的史美倫被任命為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港澳臺地區專業人士擔任中國副部級官員,頗為罕見。
當時她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曾將此視為“自己的一個機會,可以參與內地金融市場改革,為國家服務,富有挑戰性并感到榮幸”。
在加入中國證監會之后,這位“鐵娘子”也掀起了一場監管風暴。
2001年,證監會頒布的監管法規或條例就達51件,組織了地毯式大巡查,億安科技案、中科創業案、基金黑幕、銀廣夏造假案及藍田造假案曝光,成為名副其實的“監管年”。
此外,公司治理準則、獨立董事制度、收購管理辦法、保薦制度等規章制度也相繼出臺,A股市場得到充分整治。
“說加強監管就是打擊股市,對此我絕不認同。在所有市場上,監管者要做的就是監管,這是他們的任務。只要是查處違規違法的行為,就沒有什么不對或不應該。我覺得,這是一個市場健康發展所必需的前提。加強監管并不等于打擊股市,更不代表監管的目的是擠泡沫。在一個市場上的適度監管可能是另一個市場上的過度監管。但有一些最基本的原則我們必須做到,那就是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規則體系,并始終不渝地遵循它,確保市場的公信力不受侵害。”史美倫在接受采訪時曾如此表示。
她還痛批資本市場的不規范現象:“我發現有一個現象,就是所有解釋不了的都歸結于中國特色,中國特色變成了一種借口。我感覺這不好。”
2004年,史美倫作別中國證監會,當時官方曾評價其“為中國證券市場的規范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