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農民日報:柴米油鹽之上,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奮斗者
近日,由英國著名導演柯文思執導,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制,中央宣傳部對外推廣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出品的系列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入圍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提名作品名單。同時該片也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提供多語種翻譯版本的光盤免費贈閱給參會的中外記者,受到廣泛好評。
該片拍攝于2021年,共有四集,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時間節點,講述了一系列鮮活的中國小康故事。作為一部立足中國本土、面向世界的系列紀錄片,片中主人公分別是村黨總支書記、易地扶貧搬遷農民、卡車司機、雜技演員、民營企業家等,通過對他們日常生活的記錄,展現了普通中國人平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及他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成功或者遇挫的經歷中呈現出中國人勤勞勇敢、拼搏奮斗、真摯熱情的美好品質,也展現了中國人民在追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過程中真實的群像狀態。具體來說,該片主要有三個特點。
聚焦小人物,反映時代變遷。作為云南省深山內貧困山區的一名村支書,常開勇承擔著政府與群眾之間聯系樞紐的職責,為了群眾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帶著對家鄉最深沉的熱愛,一次次耐心地勸說大山深處的群眾“走出大山天地寬”。來自貴州的貨車司機張琳,面對生活中的不幸,依然樂觀向上地生活,日夜兼程為了生計而奔波,堅定尋找自己的幸福,過好自己人生。來自河南的雜技演員王懷甫,在即將退役前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機會,在登臺演出前,他帶著兒子重回河南老家,在故鄉中尋找堅定、踏實、向上的力量。四家快遞物流公司創始人鄧德庚帶著一顆赤子之心回到家鄉浙江省桐廬縣子胥村,希望重新振興鄉村。幾位主人公有著不同的命運和境遇,但他們身上勤勞能干、勇于拼搏的品質不曾改變。他們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時代的浪潮下勇毅前行,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嘗遍了酸甜苦辣,但是依然能夠樂觀向上,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把握機會,過上自己夢想的生活。他們都是大時代里拼搏奮斗的小人物,在個體與時代的交織中共同折射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珍貴品質。
聚焦鄉村社會,以敘事代替說理。鄉土中國孕育出人們吃苦耐勞的堅韌品格。該片沒有用城市中心主義視角下的拍攝模式,而是將觸角伸向擁有最廣泛人口的中國鄉村。聚焦鄉村社會,在這里將鏡頭對準平凡的小人物,以敘事代替說理,進而展現個體沉浮命運,使觀眾更加感同身受,在鮮活生動的敘事中增進了觀眾對于中國鄉土社會的理解。
提煉共情符號,講好中國故事。該片在拍攝中故事素材的選擇與運用,恰到好處地提煉出了一系列人類共通的情感價值符號,讓跨文化語境的觀眾即使遠隔萬里也可以對故事內容產生共情。這個共通的符號就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們可以靠自己的勤勞奮斗過上自己夢想的生活,這可以說是全世界人們共同的美好愿望。通過對每個小人物故事的敘述,展現中國社會近幾十年發生的社會變遷,運用一系列視覺符號元素讓觀眾對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脫貧攻堅、奔向全面小康有了更直觀精準的理解。
柴米油鹽是每個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符號代表,該片取名《柴米油鹽之上》,是對平凡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致敬。因為柴米油鹽之上,是每一位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努力生活的縮影,是每一位普通的中國人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的歷程,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為了讓自己和家人能過上小康生活而日夜兼程不懈努力的愿望。
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徹底擺脫絕對貧困。正如該片英譯名字“ALongCherishedDream”所表達的那樣:柴米油鹽之上,凝聚著中國人長期珍視的夢想。這個夢想,就是通過勤勞的雙手來實現自己對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