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問答|想不到吃藥吃出腎損傷,哪些藥物要小心?
問:哪些藥物容易引起腎損傷?
答:在可能引起藥物性腎損傷的各類藥物中,以抗生素所引起的腎臟損害最為常見(占39%~54%),尤其是氨基糖甙類、頭孢第一代抗生素最多見。

哪些人易患藥物性腎損傷?
已存在各種腎臟疾病的患者:原本已有各種腎臟疾病,尤其是腎功能不全者,或因其他慢性疾病需同時聯用多種藥物,尤其是同時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腎毒性藥物的患者,發生腎損害的幾率更高。
過敏體質:過敏體質或既往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在各類藥物用藥過程中,容易出現過敏性腎間質損害。
老年人和兒童: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腎功能逐漸減退,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逐年降低。而對于兒童,由于腎臟尚未發育完全,故在用藥時更需格外小心。
哪些藥物容易引起腎損傷?
在可能引起藥物性腎損傷的各類藥物中,以抗生素所引起的腎臟損害最為常見(占39%~54%),尤其是氨基糖甙類、頭孢第一代抗生素最多見。
其次為解熱鎮痛藥,包括人們常用的止痛藥和復方感冒藥,均可能有腎毒性。
此外,造影劑及抗腫瘤藥物(如阿霉素、順鉑、卡鉑、長春新堿、絲裂霉素和部分靶向治療藥物等)相關性腎損害的發病率近年來也不斷提高。
值得關注的是,在服用不當或超量服用的情況下,相當多的中草藥也可對肝、腎及消化道等臟器產生損害,如關木通、馬兜鈴、廣防己、天仙藤、青木香、朱砂蓮、尋風骨等等。
藥物性腎損傷該如何預防?
切記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濫用藥物,特別是杜絕濫用抗生素和解熱鎮痛藥。
老年人、兒童注意按年齡、體重調整用藥劑量,腎功能不全者應按腎功能減退程度酌情遞減藥物劑量。
在服用有腎損傷的藥物期間,應多飲水,以促進體內藥物的代謝和排泄。
某些特殊致病菌感染必須選用毒性較強腎損傷藥物時,應避免與強效利尿劑合用,以防誘發循環血容量不足,加重藥物的腎毒性。
服用腎損傷藥物期間應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若出現腰酸無力、小便異常(顏色變深、泡沫多而不消散、尿量明顯減少)、四肢浮腫、血壓升高等情況,應立即停藥并及時到腎臟專科診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