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威馬首款車型低價上市,沈暉稱2年10萬輛是造車“生死線”
在充斥著“PPT造車”的質疑聲中,威馬秉持做電動車“普及者”的“靠譜男”形象,如同為整個新勢力造車業注入了一股清流。
4月20日,威馬汽車在北京舉行了“威馬汽車產品戰略發布會”,并公布了其首款產品EX5的售價,新車配有300/400/500三種不同型號可供選擇,滿足不同規模生活圈的駕乘需要,補貼之前的官方指導價為17.98萬元-22.48萬元。而以北京地區為例,補貼后的EX5車系價格區間降至11.23萬元-14.98萬元。此外,威馬還推出了一款EX5出行合作版,補貼后售價僅需9.9萬元。
縱觀目前的新能源車市場,多數車企推出的純電續航車型的補貼后起售價也在20萬元左右,可以說,威馬的價格一出,立即引起場下一片轟動。

毫無疑問,首款產品EX5的售價成為了威馬當晚發布會上最大的“彩蛋”之一,而這恰好符合威馬自創立之初所秉承的產品理念,要造讓消費者“用得起,用得爽”的產品。
“現在市面上大多數新能源車用得起的用得不爽,用得爽的用不起。”威馬汽車CEO沈暉在發布會上“直言不諱”指出,雖然特斯拉是目前最成功的電動車制造商,但其的問題在于產品價格高昂,且尚未實現量產,而威馬要做的是電動車的“普及者”。
這家成立于2015年1月的新勢力造車企業,匯聚了一批來自傳統汽車行業的“老汽車人”,包括曾經在吉利集團擔任董事兼副總裁的沈暉,也因此被業內戲稱為“最傳統的新勢力造車企業”。而這家企業最為堅持的一點就是,在創業之初,沈暉就堅定地站在不少走代工路線的新造車企業的“對立面”,選擇費時費力地自建工廠。
目前,這家由威馬在16個月內建成的溫州現代化工廠,年產能達到10萬輛,車身車間的主線實現了100%的自動化,具有生產全鋁車身的能力,并且是一座滿足“C2M”模式要求的智能化工廠。
也正因如此,隨著EX5車型的正式上市,威馬成為第一個敢于“大批量交付”的車企。據沈暉介紹,威馬EX5首臺量產試裝車于3月28日在溫州工廠下線,經過產品爬坡期后,將在今年下半年實現大批量交付。

具體到功能配置上,發布會上威馬汽車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主要介紹了以下功能:全生態語音交互、成長式動態桌面、全維度慧眼識人、情感化車外互動、互動式車窗投影、全感官空間拓展、一體化車家互聯等。
而在消費者最關心的動力續航上,威馬EX5也沒有令人失望,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威馬EX5 500車型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可達450km,最大續航里程可以達到600km,EX5 400車型最大續航里程為500km,EX5 300車型最大續航里程為380km,滿足不同消費者使用需求。

“但是這10萬輛只是生存線。”沈暉指出,根據威馬在2016年提出的“128戰略”,即圍繞1個核心架構,延伸出STD、PL 2個整車平臺,推出至少8款智能汽車,他希望威馬能夠成為世界第一陣營的電動車品牌,因此至少要達到二、三十萬輛以上的銷量才行,而銷量過百萬輛才能站穩腳跟。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12月11日至今,EX5預定數量已突破10000臺,而在發布會當晚22時在電商上線后,截至21日清晨,EX5的訂單數量以大概每分鐘三、四臺的速度遞增。這樣的數據對于威馬而言,無疑已經在激烈競爭的新能源車領域開了一個好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