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年一季度交通分析報告:銀川、濟南、洛陽位列十大堵城前三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阿里云等單位發布《2018Q1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我國主要城市擁堵趨勢持續下降,一季度近六成城市擁堵同比持平或下降,僅有18%的城市通勤高峰受擁堵影響,眾多傳統堵城跌出堵城排行榜前十,本季首堵為三線城市銀川。此外,上海市網約車補貼大戰期間,上海同期早高峰擁堵指數創近四年新高。
城市擁堵趨勢持續下降 近六成城市擁堵同比持平或下降
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361個城市中僅有18%的城市通勤高峰受擁堵影響,其中15%的城市通勤高峰處于擁堵狀態,3%的城市通勤高峰處于嚴重擁堵狀態,18%的城市不受影響,64%的城市緩行。從地域分布來看,成渝及周邊、湖北、貴州、湖南西部、四川東部和東北部分城市,一季度擁堵相對較高;長三角和西部城市相對較為暢通。
在與去年同比的100個樣本城市中有23個城市擁堵同比基本持平,34個城市擁堵同比下降??傮w來看,近六成城市同比去年擁堵情況處于持平或下降趨勢,說明各地治堵持續生效,其中石家莊擁堵同比下降最大,降幅為11.9%。當然,也有部分城市擁堵同比上升,南陽擁堵同比上升最高,漲幅達12.8%。

本季報告,公布了最新的中國堵城排行榜,TOP10依次為銀川、濟南、洛陽、北京、呼和浩特、贛州、合肥、哈爾濱、茂名、汕頭。其中,銀川力壓老牌堵城濟南,成為第一季度首堵,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排名下降,洛陽、贛州、茂名、汕頭、合肥等大、中型城市排名上升。數據分析師認為,大、中型城市擁堵上漲可能受出城返鄉客流集中、市民采辦年貨、大型活動、雨雪天氣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有關。

成都本季度擁堵排名第37,3月16日是本季最擁堵的一天,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達2.2。
在通勤時間方面,成都武侯區的出行者被堵的概率更高、擁堵時間更長,武侯區早晚高峰路上花費的時間是暢通狀態下的1.85倍。而相對地,成華區是主城區內高峰擁堵延時指數最低的區域,高峰時段通行耗時僅為暢通狀態的1.48倍。



報告用春節7天(除夕至初六)相比平日全天擁堵延時指數,來反映春節期間的擁堵變化特征。數據顯示,春節期間100樣本城市中94%以上城市擁堵下降。
而廣州、北京、烏魯木齊、深圳、重慶等一線及省會城市擁堵下降幅度較大,其中廣州降幅最大,高峰擁堵延時指數下降33.6%。同時也有部分城市春節期間擁堵也有小幅增加,河南開封、云南西雙版納、四川廣安、廣東清遠等城市春節期間擁堵呈現上升趨勢。

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3月末至4月中旬擁堵異常,高峰擁堵延時指數從2015年的1.86增長到1.97,成近四年歷史同期最堵。同時發現,上海在5公里以內出行比例明顯上升。

在出行活躍度方面,根據上海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4月10日以來,早晚高峰5km以下短距離導航的出行活躍度來看,從2018年3月中下旬開始其出行占比明顯增高,早高峰約增加了10%,晚高峰增加了約2%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此異常擁堵時段正逢網約車平臺上演補貼大戰。今年3月21日美團打車大幅補貼上海,每個用戶前3單最高可享減免14元,短短上線兩天即達成每日30萬單的高峰,隨即競爭對手滴滴立刻跟進,雙方展開了新一輪的打車補貼大戰。在美團、滴滴掀起“價格血戰”約半個月后,滴滴方面14日宣布,率先取消上海地區的常態化補貼,至此美團滴滴補貼大戰熄火。
(原標題為《 又一份Q1交通報告出爐:成都早晚高峰最堵路段城北“雙殺”城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