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場|古船“安家”在即,上海船廠舊址虛位以待
我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11月21日在長江口水域成功實施整體打撈。澎湃新聞獲悉,不日,“奮力輪”將懷抱著“長江口二號”古船沉箱從黃浦江自東向西抵達上海船廠舊址一號塢“安家落戶”。未來,作為歷史建筑的老船塢也將“華麗變身”為沉船考古基地和古船博物館。
11月23日下午,《澎湃新聞·古代藝術》來到楊浦濱江的上海船廠舊址,提前探防古船未來的“新家”。其中,將用于安置古船的1號船塢已完成灌水,而在船塢西側,工作人員也正在搭建用于考古與文物保護的臨時辦公室。
據上海市文物局此前透露,長江口二號古船保存極其完整、船載文物數量大,足以支撐建成一座極具世界影響力的古船博物館。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選址楊浦濱江上海船廠舊址,充分利用兩個老船塢和保留的歷史建筑來籌建長江口二號古船博物館。該項目將作為“十四五”上海市重大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項目。
澎湃新聞下午在現場看到,上海船廠舊址船塢外側的圍墻上已貼上了帶有“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的海報。在船塢西側,現場工作人員正在搭建臨時辦公室,為將來的考古與文物保護做充足的準備。

11月23日,上海船廠舊址船塢

船塢邊,工作人員正在搭建的臨時辦公室

船塢外側的圍墻上已貼上與長江口二號古船相關的海報
船塢的作用是修船與造船,利用船塢可使船舶脫離水體,以便進行船舶浸水部分的檢修或建造。在古船打撈前,上海船廠舊址現存的2個船塢還處于塢門封閉的閑置狀態,而現在,將安置長江口二號古船的1號船塢已完成灌水工作。據了解,1號塢的長度達到了189米,寬44米,隔壁的2號塢長185米,寬36米,深度都有10米左右。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古船進入船塢后,將同步進行抽水工程。

11月23日,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已完成灌水

古船打撈前,上海船廠舊址的船塢還處于閑置狀態
上海船廠舊址有著輝煌的過往。其前身是由德商瑞記洋行投資開辦的瑞镕船廠,創辦于1900年,那也是晚清時期創辦的。當時楊樹浦一帶產業工人聚集,瑞镕船廠工人多次參加紅色工人運動。1936年,瑞镕船廠與耶松公司合并組成英聯船廠,壟斷了修船業務,1954年,并入上海船舶修造廠,1985年改名為上海船廠。上海船廠在楊樹浦有大、小兩個船塢,創造了造船史上的多項紀錄。它在整個的楊浦、上海乃至造船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國第一艘的半潛式鉆井平臺就是上海船廠產的;第一艘出口國外的萬噸貨輪紹興號也是上海船廠制造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曾經也在上海船廠修理過。

第一艘出口國外的萬噸貨輪紹興號

在船塢修理竣工的“洛甫丸”號工程船,被更名為“紅專”號
“長江口二號”古船則是一艘清朝同治時期的古船, 距今150多年。據《上海縣志》描述,上海是“誠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也”,可見百余年前上海港口的繁華。現如今,當長江口二號古船正式與上海船廠相會的那一刻,可以說是晚清記憶在經過百年之后的歷史性重逢。
據澎湃新聞了解,在正式迎接“長江口二號”這艘滿載著歷史的古船來到之前,這里也在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除了前期的檢測、維修疏浚等工作,還要針對船如何入塢,入塢時的動作以及入塢之后的工作都要制訂周全計劃,還包括準備和演練。具體來講,包括注水需要達到多少的量?塢門何時開啟,在奮力輪帶著古船沉箱進入船塢之后,古船沉箱如何從奮力輪上卸載下來等,這一些列的問題還將等待古船正式入塢那天才能尋到答案。

長江口二號古船模擬圖
在規劃中,未來,作為歷史建筑的老船塢將“華麗變身”為沉船考古基地和古船博物館。考古人員將在這里逐步揭開這艘清代古沉船的諸多未解之謎。同時,它還將是一座活態的博物館,可同步開展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和展示教育,以及考古與非遺活態體驗、國際水下文化遺產的科學研究等。

部分出水文物
“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復原歷史,此次水下考古第二階段的重點是保護和利用。”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博導高蒙河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楊浦濱江上海船廠舊址它是一個被閑置的老船廠,有著百余年的歷史,作為城市的工業遺產其本身也在訴說著輝煌的過往;而“長江口二號”古船被稱為“時間膠囊”,在此處“安家”后,既能講述上海老船廠工業遺產的故事,同時又有“長江口二號”古船新故事的注入,將會是雙重意義的疊加,使老船廠遺址貫古通今煥發新的生命力,或將成為工業遺產活化利用的典范。
“可以預計,古船博物館建成后,上海又將增添一座新型的、更加能引流的這樣一座博物館。”高蒙河說,“這也將是此次水下考古工作的一個重大收獲,我們不但把它們保護起來,加以研究,更重要的是也把它展示利用起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