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時事新聞進入上海中小學課堂,培養學生跨學科研究核心素養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在上海的中小學,各學段正貫通進行培育媒體素養的新探索。
2022年11月21日下午,作為2022年黃浦區教育學術活動月系列活動之一的“基于新聞時事、提升媒介素養、培育時代新人”暨2022年黃浦區新聞課堂項目展示交流活動在上海市敬業中學舉行。

上海敬業中學和云南瀾滄一中兩地高中生對“雙碳”話題進行創新研討。主辦方 供圖
上海市敬業中學教師翁則人帶領高三思政一班的學生,和來自云南瀾滄一中結對學校的師生們一起,呈現了一堂有關“碳達峰碳中和”話題的公開課展示。
敬業中學校長金怡介紹,該校以“人文說”、“思政說”、“財經說”、“科創說”和“校園月新聞”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媒介素養的有益經驗,引導學生運用跨學科知識加以理解和思考。
如今,中小學在新課標、新課程、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下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媒介素養、批判性思維等核心能力,校長們也有話說。
上海市第八中學校長周政介紹,時事新聞進課堂與市八學生“樂學善思”、“敦品力行”、“樂文通理”的培養目標共融共通,啟發學校更堅定了走優質特色辦學之路的自信。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初級中學校長徐群力認為,培養學生全球勝任力,新聞課堂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跨學科知識思考真實生活中的復雜問題的解決,形成多學科、跨學科的研究共同體。
上海市黃浦區曹光彪小學校長盧雨表示,新聞和媒介素養培養的價值在于可以引導小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學會表達。
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局局長郭金華認為,各學校在媒介素養培育方面都提供了創造性實踐的典型案例。學生媒介素養的育人價值有“四重境界”,一是“知”的層面,指了解、使用媒介的基本知識;二是“道”的層面,指獲取、選擇、評估媒介信息;三是“思”的層面,培養系統性思維、跨界思維、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歷史思維和辯證唯物主義思維;四是“識”的層面,指見識、責任、格局、追求、全局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