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儒新:從跟跑到領跑,大科學裝置將造就一批頂尖科學家
澎湃新聞記者 林子堯
字號

李儒新
2022年11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屆“中華學人與21世紀上海發展”研討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李儒新發表了題為“大科學裝置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演講。李儒新著重強調了大科學裝置對于新時代物理研究的重要意義。
李儒新介紹了現位于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命名為羲和1號激光。它包括10拍瓦激光系統,能提供前所未有的高能量密度、超強電磁場和超快時間尺度等綜合性極端物理條件。“10拍瓦聚焦到10微米得到的光強,相當于地球收到太陽總輻射聚焦到頭發絲大小對應的光強十倍。”
超強激光被稱為人類已知的最亮光源。2018年《科學》雜志稱其為“自1960年第一臺激光器發明以來在激光脈沖功率提升方面取得的第五個主要進展”,而前四個(包括激光器的發明)都是由美國科學家和研究機構完成的。
100PW激光與XFEL相結合也會產生充分的物理研究條件,用以探索強場QED真空、QED等離子體等重大科學問題。同時,超強激光在實驗室實現100億攝氏度的等離子體,重現大爆炸后100秒的宇宙極端物理條件,探索宇宙元素起源之謎。
從前,中國大科學裝置中用戶數最多的是上海光源,總數已超過三萬人。而正在建設的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輸出X光亮度比上海光源高10億倍。預計吸引用戶每年超過1000名。
李儒新表示,大科學裝置性能提升不僅表明我國在此領域從跟跑到領跑,更意味著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將造就一批頂尖科學家,吸引青年優秀人才。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責任編輯:韓曉蓉
圖片編輯:蔣立冬
校對:欒夢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