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視界 | “擁擠”的教師賽道

▲在11月12日招聘會現場,一名同學正仔細選擇心儀的單位和崗位。張若暄 攝
全文共574個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江西省2023屆高校畢業師范類系列專場招聘會暨江西師范大學2023屆畢業生秋季招聘會”近日在瑤湖校區舉行。
招聘會吸引了近200家單位與會,共為學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近8000個,其中過半為教育類崗位。
2023屆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疊加多重內外部沖擊,應屆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秋招現場內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步履匆匆,手中的簡歷和招聘宣傳單厚厚一疊,沉甸甸的是理想的重量。
當“不確定”成為一種確定,追求穩定便成為當下多數人的優選項。有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首次突破千萬,相比2012年的17.2萬人次,十年間翻了66倍。
穩定的職業和較好的收入待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包括非師范生涌入教師賽道。
攝影丨21級新聞學班
編輯丨YQ

▲招聘會入口,戴著口罩的學生出入招聘會現場。吳芯茹 攝

▲招聘會現場入口全景俯瞰。庹龍宇 攝

▲招聘單位和崗位以教育類為多,不僅公辦學校,諸多私立學校和民營教育培訓機構招聘展位前依然人流如織。王赫 攝

▲一位衣著正式的女士,手握招聘簡章和簡歷,邊看手機邊大步返回招聘會場。周甜 攝

▲來自江西贛州大余的衡水實驗學校預計招聘36人,憑借開出的較高年薪,招聘會開始僅兩小時,就已收到了超百份簡歷。招聘人員面前已經堆起兩沓厚厚的簡歷,還有不少學生在后面排隊,等待咨詢。招聘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更中意本地生源,有利于人才穩定。張永奇 攝

▲與身后幾所中學展位前排起的人流長龍不同,在杭州某非教育類單位展位前,上前咨詢的學生寥寥,招聘人員正無聊地刷起了手機。張永奇 攝

▲招聘會鄰近結束,南昌百樹教育集團展位前仍人來人往,畢業生還排著隊焦急地等待面試。一位畢業生告訴記者,她打算留在本地工作,希望離家近些。 姜丹 攝

▲ 沿海省份的中小學依然是畢業生重點關注的目標之一。英語(師范)專業成績排名第一的李同學正與東莞市東方明珠學校面試官進行英語口語對話,很多同學圍在附近等待。東方明珠學校是一所新型寄宿制現代國際學校,開出的薪資待遇也十分優渥,吸引了眾多學生前來面試。毛奕文 攝

▲中午11點,一位教育學院的研究生正在惟義樓教室參加上海交大教育集團佛山市惟德外國語實驗學校組織的筆試。章嘉伊 攝

▲ 隨著“教資熱”和“師范熱”,許多中小學入職學歷門檻逐年增高。福建省邵武市高中學校對非師范生應聘高中老師學歷要求為研究生及以上。圖為招聘人員正就學歷要求向咨詢者予以說明。肖心語 攝

▲圓廳休息處,兩名研究生正拿著兩沓招聘簡章仔細對比招聘崗位。二人分別是生態學和生物學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時并沒有考慮過讀研后當老師,但基于大環境的考慮,教師崗位成了當前他們心目中的優選項。張永奇 攝

▲上午11時,來自地理科學(師范)專業的某同學已經連續逛了2個小時,略顯疲憊。面對洶涌的競爭人潮,她只成功投遞了3份簡歷。張永奇 攝

▲深圳某國際物流公司展位前,HR熱情地對著此刻“唯一”的面試者介紹單位詳情,一面掏出手機讓她掃微信加群,這位面試者似乎并不輕易為所動。何露 攝

▲“沒有理想,何必遠方”。招聘會現場求職者往來穿梭,為理想的職位匆忙奔走。吳芯茹 攝
-本文為21級新聞學班“新聞攝影”課程平時作業-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