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代人應該掌握的十種法律思維

現代人應該掌握的十種法律思維
什么是法律思維?法律思維是法律職業者的特定從業思維方式,是法律人在決策過程中按照法律的邏輯,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維方式。以下是法律人必須掌握的十種法律思維,也是每一個現代人應該掌握的思維。運用法律的思維方式,可以更透徹地看清現實中的問題,思考和做事都更具有邏輯性和正當性,從而成為一個清醒的現代人。
-01-
邏輯思維
在法律思維當中,邏輯思維可能是我們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經常講“因為”、“所以”,這是一種邏輯思維。在我們的法律規范當中,比如說“假定、處理、制裁”,也是一種邏輯思維。
我們要設定一種權利,那就要考慮這種權利的來源。我們設定一種權利,同樣考慮為這種權利設置了某些救濟措施。這就是邏輯思維。
-02-
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也就是反向思維。我們現在生活在網絡時代,每天都能看到我們所謂的“民意”。“民意”是一種什么思維?就是一種大眾思維。
當全社會皆曰可殺的時候,法律人要說不殺,因為我們法律人擁有的思維之一就是這樣一種逆向思維。
當大家都說這個人犯罪的時候,我們有可能要想:他有沒有可能不構成犯罪的理由、條件、事實、證據。

-03-
程序思維
法律人在考慮問題的過程中,應當優先考慮程序,即不會先去考慮實體問題、結論。
在追求實體正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程序正義。有時候,實現程序正義不一定能夠實現實體正義,但實體的不正義多半是由程序的不正義導致的。因此,法律人在時刻保持程序思維,處理任何事情都應該按照程序辦事,不可無視程序,如此才能幫助當事人實現其合法權益。
-04-
救濟思維
“無救濟則無權利”,救濟在法律上又分為公立救濟和私立救濟,律師為當事人提供的就是私立救濟。
在法律人的眼里,任何人都有得到救濟的權利,無論是程序上的救濟還是實體上的救濟,具備這種思維,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當事人。
-05-
規則思維
法律是什么呢?法律是一種規則。
法律是一種調整權利和義務之間關系的規則,也是一種調整各種利益關系的規則,法律就是以公權力作后盾來保證它實施的一種規則。任何時候我們講有規則,就是說按規則來辦事。
規則之上,還有誰?還有原則。原則之上還有誰?公平思維。有時候,我們要看到的是一種更高境界的、更高意義的規則思維。

-06-
民主思維
這個問題相對來說,好像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它還需要來強調嗎?它一定要強調。
不過,民主思維可能有很多理解的含義。當票數出現51對49的時候,當票數出現99和1的時候的民主問題。
完全一致的肯定不是民主的。比如說,我們一致擁護校長的領導,這肯定是假話,肯定也有若干人不擁護。但是,不擁護是少數派。對校長來講,不擁護的人不是說不值得尊重的人,同樣是值得尊重的人。
也就是說:民主的思維是要服從多數,尊重少數。作為一種民主思維,作為一種民主政體,一種民主法治,實際上我們想到的都是說:要如何地尊重多數,如何地尊重少數。
-07-
權利思維
法律就是一種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的總和,人說憲法就是“寫著人們權利的一張紙”。
權利思維就要求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想:他有沒有這個權利?我有沒有這個權利?公權力有沒有這個權力?私權利有沒有這個權利?男同學有沒有這個權利?女同學有沒有這個權利?
我們要能夠分辨出并看到:誰有這個權利?這就是一種權利思維。
-08-
平等思維
所謂平等思維,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實學法律的人都知道,在法律人眼里沒有壞人,在道德的眼里有壞人。
律師為壞人辯護,我們實際上不是為壞人的“壞”去辯護,我們實際上應該是為壞人這個“人”去辯護。
因為他跟我一樣,都是一個平等的主體。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會成為或者就是潛在的犯罪嫌疑人,我們對犯罪嫌疑人的保護實際上就是保護我們自身,就是說:對他的保護,也是保護我。
就算是最后判決他有罪,我們跟他之間還是一種平等的關系。這就是法律人應該有的平等思維。

-09-
證據思維
平常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說“講話要有證據”,這就是現實中的一種證據思維。
但是,在法律人來講,我們的證據是指什么?
我理解的就是:客觀事實和證據事實。
法律人證據思維的關鍵不在于你提出來人家是否承認,而在于你拿出證據來,對方能否否定的掉。尤其在發生爭議的時候,你主張了一個事實,就需要有證據予以證實,而不能依賴于對方的認可。因為證明的責任在主張事實存在的一方。
對于證據思維,甚至可以這樣說,不能只看做了什么,要看你能證明什么。
-10-
公平思維
如果說平等思維是一種狀態,那么公平思維就是一個結果。
律師幫助犯罪嫌疑人也是一種公平思維,在律師的面前沒有壞人,在法律的面前沒有壞人。那么就是說我們對一切人的權利要公平地去保護,要依據一種公平的原則。
也就是說,平等是狀態,公平是結果。結果就要求我們要讓所有的人能實現在法律上的平等保護——公平的結果。

即便是不學法律的普羅大眾,“法律思維”也是如今極為實用、也極其重要的思維方式之一。
只因法律的智慧,其實就是人性的智慧,一旦理解了“法律思維”,洞悉了法律的本質,人便會去承認自己的無知,去追求廣闊,擺脫獨斷和傲慢,虛無與虛榮。
更重要的是,“法律思維”還是打破不公的一把可靠的“武器”。它不僅可以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避免發生錯誤,減少經濟損失,在有些突發狀況下,“法律思維”甚至可以保護我們的生命。
因此,在當下“人人應學法、人人應懂法”的時代,作為法律底層邏輯的“法律思維”,它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為此,先知書店精心組成了一套“法律思維五書”,并在此誠摯推薦:
本套書以“法律思維”為基礎,串聯起法律的核心概念——“權利”,以及法哲學、刑法與公法。是洞悉、理解整個法律體系底層思維結構的一套絕佳通識讀本。
◎梳理法律制度,探討法律的不同維度
這套書梳理了各種法律制度、規則、原則和程序的制定方法,并從“法律思維”的智慧中學到解決生活中種種復雜問題的高招;同時,本套書中強烈的問題意識,各類著名的法律案例,還能幫助各位讀者以跨學科多元的視角,探討法律的不同維度,并不斷回到中國歷史語境,直面現實困局,洞察時代趨勢。
◎跳出學科邊界,思考人的“權利”的起源
這套書跳出了具體法規法條所界定的學科邊界,參考頂級法律人是如何利用“法律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結合歷史、政治、經濟、哲學重新思考法律。法律是種思維方式,通過這種思維,我們最終可以洞悉法律體系的底層思維結構,思考人的“權利”從哪里來。
圖源 | 先知書店
作者 | 先知書店
編輯 | 先知書店
歡迎分享,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