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勞技課上學做機器人,上海這所中學將提升人工智能科普學習
教育機器人、智能飛行器、計算機編程進入課堂,人工智能讓高中生的勞技課走出傳統、進入未來。
4月13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南洋中學“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科普創新教育基地”揭牌儀式上獲悉,“百年老?!蹦涎笾袑W將在勞技課和拓展課上全面引入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課程,建設創新實驗室,以此提升學生科學技能和創新素質,推動科技教育成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核心內動力。

課上接觸VR、編程、表演機器人
南洋中學此次課改,是順應國家教育改革大方向。
2018年初,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課標”的重點是加入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處理等,具體而言,2018年秋季入學高中生的信息技術必修課程,大幅度提升了在編程、計算思維、算法方面的思維要求,以及人工智能、開源硬件、網絡空間安全等知識面要求。
據南洋中學黨委書記陳宏觀介紹,南洋中學的人工智能課程將在已有的《機器人基礎技術教學》課程的基礎上,添加人工智能元素,形成《創意智能機器人制作》拓展課程,以及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下的智能應用等課程內容,分初階和高階,面向不同年級和不同學力的學生。
澎湃新聞記者在人工智能互動演示現場看到,高一學生戴著專業眼鏡,利用VR、3D打印等,學習虛擬現實設備zSpace的操作,在立體視覺下感受心臟構造。他們還體驗了無人駕駛編程的小汽車。

陳宏觀說,未來,南洋中學的勞技課和拓展課上,學生們將在創新實驗場所接觸到無人機、VR、3D打印、編程、表演機器人等,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科普學習。
創新實驗場所包括“創新教學區”和“開放實踐區”。其中,創新教學區為日常的學習和展示場所,分為2個人工智能創新教室與1個展示空間;開放實踐區是可進行于相關創新設計作品的驗證場所。
南洋中學科技總指導夏俊正是一名勞技課教師,他告訴記者,高一學生在基礎課上經過一段時間,都能完成一些簡單基礎型的機器人作品;對機器人感興趣的學生可進而結合自己的想法,做出更高級的、教材上沒有的作品;特別感興趣的學生能組成團隊,設計出類似于無人駕駛的智能交通這樣的機器人作品。
“人工智能創新實驗室將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提升思維和創新能力,使他們在有趣的人工智能課程中發現并提升各自的專長,讓他們在嚴謹而不失快樂的氛圍中樹立科學品質和志向,培養挖掘人工智能領域創新人才?!瓣惡暧^說。

讓科技公司度身打造人工智能課程
“百年老校”南洋中學引入人工智能,有著天時地利。
南洋中學是上海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又地處徐匯濱江——徐匯區正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重點構筑“一核一極一帶”科創空間中,“一極”指的是正是徐匯濱江。
而此次南洋中學成為“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科普創新教育基地”,更添人和。
中國電子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楊晉表示,這一教育基地,將作為中國電子學會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和青少年機器人技術能力測評在上海地區的首個綜合實踐落地單位,優先享有中國電子學會科普資源無償供給、創客師資體系化培養、科普教育發展調研報告等支持。
此次揭牌儀式上,南洋中學還與上海臻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者將為該校學子度身定做人工智能課程;打造創新實驗室,研究教育機器人、智能飛行器、計算機編程;培養相關師資。
此外,此次揭牌儀式上,徐匯區團委副書記王安華表示,“2018徐匯區青少年智能創新嘉年華”將于5月舉辦,通過多項互動活動,如“機械戰臂”、“足球德比賽”、“絕地槍王”等,讓孩子和家長了解人工智能,鍛煉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