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季度上海房產大宗交易外資占33%,零售物業空置率降低
2018年 4月11日,世邦魏理仕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上海房地產市場回顧》,解析上海商業地產市場最新發展狀況與趨勢。報告顯示,一季度上海寫字樓市場持續迎來優質新增供應46.3萬平方米,推升全市空置率達13.9%,全市寫字樓平均租金持平報每月每平方米301.8元。
此外,報告還顯示,一季度上海大宗交易總額累計達117億,同比下降8%。但即便如此,報告認為,外資對上海保持著充分的信心,本季度投資總額占比33%,較2017全年平均水平上升4個百分點。
新興寫字樓板塊逐漸成形,帶動全市租賃活動
區位分布上,有42%的新增供給位于交通便捷,商業配套完善的新興商務區。這些新興商務區的崛起為企業的搬遷和整合提供更多的選擇。本季凈吸納量也表現亮眼,總計超過27.9萬平方米。
從行業來看,排名前三位的依次分別是金融業(22%)、TMT(21%)與共享辦公(20%)。中資金融業及互聯網相關企業呈現穩定的租賃需求,同時隨著共享辦公行業發展逐漸成熟,經營模式的轉變,部分行業先驅品牌已搶先進駐核心商務區甲級寫字樓,迸發一股新生力量。
全市寫字樓平均租金持平報每月每平方米301.8元。報告稱,一方面新興商務區,業主開價隨行就市,以期助推新增供應穩定去化。另一方面,核心商務區優質寫字樓業主對市場持觀望態度,報價不變。
世邦魏理仕華東區顧問及交易服務、辦公樓部主管張越表示:“未來六個月,市場約有73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約半數項目分布在新興商務區。日益成熟的新興商務區擁有租金產品雙重優勢,對各行業的客戶吸引力加大,而核心商務區將面臨租金相對較高及空置上升雙重壓力。預計短期內全市空置率難有回落機會。”
零售物業空置率環比下降1.6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本季度上海零售物業市場未錄得新項目開業。得益于改造項目的重新入市和零售品牌積極布局,空置率環比下降1.6個百分點至7.3%。整體而言,現有項目運營穩健,部分項目于年后上調租金報價。受此影響,購物中心首層平均租金環比微漲0.5%,報每天每平方米38.5元。
報告稱,18年伊始,各大商場積極擁抱人工智能,不謀而合的在其商場內設置多臺智能導航機器人以代替傳統導購圖。
電商巨頭則持續加碼實體商業向線下開店,季內當當網旗下書店當當車站和騰訊微信紛紛開出實體店。此外,延續2017年開店趨勢,新進品牌加速在滬跑馬圈地。
倉儲物流租賃市場保持活躍,推動租金穩中有漲
此外,上海工業用地依舊緊張,主要工業園區平均用地價格上漲1.8%至每平方米2,105元。本季度普洛斯臨港奉賢物流園和普洛斯奉城物流園交付,為市場帶來23.3萬平方米新增供應。受新交付項目的影響,高標倉空置率上升至7.6%,除新項目所在的奉賢以外,上海其它主要物流園區均接近滿租狀態。租金方面,受業主方年初租金調整影響以及強勁的需求推動,平均租金環比上升4.5%至每月每平方米45.3元。
需求方面持續旺盛,凈吸納量錄得9.4萬平方米。超過八成的租賃需求來自第三方物流行業,且多為擴租;某外資制造業企業錄得位于臨港超過一萬平方米的租賃成交。本季菜鳥網絡科技有限正式簽約落戶上海臨港奉賢園區,將投建約15萬平方米的電子商務生態產業園,實現從電商服務節點構建到產業新城的有機融合的發展。
世邦魏理仕華東區顧問及交易服務、工業部主管繆博文分析:“未來六個月,預計將有超過27萬平方米高標倉庫入市,在目前市場存量緊缺,需求旺盛的情況下,預計去化情況表現良好,未來物流市場租金仍有上升空間。隨著電商、零售商和高端制造商對倉儲條件升級需求不斷擴大,高端物流需求迅速提升,除物流開發商以外,傳統開發商以及一批私募基金都在不斷加碼進入物流地產,物流地產已然成為各路資本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外資對上海信心充分,物業大宗交易外資投資比例超過三成
在城市化進程高速發展及商用地產進入成熟期的雙重背景下,一季度上海大宗交易總額累計達117億,同比下降8%。究其原因是近九成的交易集中在核心拓展區以及新興商務區,交易標的物價格低于核心商務區。
報告分析稱,從買家來看,外資對上海保持著充分的信心,本季度投資總額占比33%,較2017全年平均水平上升4個百分點。從成交物業類型來看,投資者關注資產類型更趨多元化,商業、綜合體及酒店型資產交易占比相較于前三年皆有明顯增加,而最熱的寫字樓物業,也從傳統商務區轉向商務園區寫字樓項目。
“未來六個月,我們預期上海的大宗交易市場活躍度升溫,其中擁有良好潛能的新興市場仍將是資本追逐的熱點。而除了傳統型的資產,投資者將對利基市場如養老地產、長租公寓及數據中心等更為關注。”世邦魏理仕華東區投資及資本市場主管何樹奇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