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預計中國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超過4%

直擊熱點、焦點和難點
在工業煤改氣和北方冬季取暖煤改氣拉動下,天然氣需求集中釋放,超過供應能力。2017年冬季以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出現“氣荒”。報告建議:要解決冬季用氣緊張的情況,從短期來看,還需嚴格執行“壓非保民”措施,做好煤改氣產消銜接;從長期來看,需要加大天然氣供應能力和儲氣調峰能力,擴大進口來源。
針對西南水電外送這一熱點問題,報告建議:一要政府主導,由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力量研究消納市場和通道落點;二要方向合理,送電方向要符合國家能源流向總格局;三要多方共贏,要充分考慮受端地區的合理訴求。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既利于行業自身健康發展,又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報告建議:統籌安排淘汰落后產能與發展先進產能,提高先進產能比重;在部分地區可適當提高煤礦落后產能退出標準;鼓勵煤礦企業與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與此同時,同步推進配套工作:例如,做好煤礦產能標準分類工作,對非先進產能嚴格執行276 個工作日制度;對煤炭調入能力偏弱的地區,要加強煤炭產運協調等。
綜合篇 能源發展總情況


能源消費 煤炭消費再現增長


一是在電力行業用煤需求拉動下,煤炭消費自2013年以來再次出現增長;二是在工業煤改氣和北方冬季取暖煤改氣拉動下,天然氣需求集中釋放,超過供應能力,北方地區供需出現硬缺口。三是因為2017年我國實體經濟回暖,對外貿易好轉,拉動制造業用電量增速明顯回升,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達到6.6%。
供應篇 核電發展放緩


從供應方面來看,2017年的熱點問題主要有四個,一是在政府能源主管部門、電網企業等各方共同努力下,風電實現了棄風電量和棄風率“雙降”,光伏發電棄光率下降。二是納入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9條特高壓通道全部按時建成投產,西電東送電量增長約8%;三是煉油產能過剩風險加劇,新增能力4600萬噸,還有一些大型項目開工建設;四是核電發展放緩,連續兩年未核準新項目。
技術篇 示范工程取得成績

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為煤電轉型開辟了新路徑;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為后續商業化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干熱巖勘探在青海共和盆地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地熱利用開辟了新的途徑。為促進能源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國家陸續啟動了新能源微電網等一批示范工程。為促進新能源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啟動了風電平價上網等示范項目。為加快新技術工程應用,開展了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等。
政策篇 供給側改革深化之年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發布,啟動了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行動,電力體制改革全面深化,《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出臺。
能源領域軍民融合成果不斷顯現。
國際合作 亮點頻現

中美能源貿易合作開啟新篇章,美國有望成為我國LNG進口的重要來源國,中俄能源貿易合作不斷深入,俄羅斯成為我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展望 承上啟下關鍵一年

報告主要觀點:
緩解冬季用氣緊張

我國天然氣消費一直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峰谷差,2017年尤為嚴重。
建議:從短期來看,還需嚴格執行“壓非保民”措施,做好煤改氣產消銜接;從長期來看,需要加大天然氣供應能力和儲氣調峰能力,擴大進口來源;
此外,還需要在價格方面有配套措施,盡快推出季節性氣價,對可中斷用戶實施優惠氣價。
繼續釋放煤炭先進產能

從用電量看,電煤的增長還將繼續拉動煤炭消費量的增長,所以煤炭行業還需要繼續釋放先進產能,促使煤炭價格回歸到合理區間。
如何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在部分地區可適當提高煤礦落后產能退出標準,統籌安排淘汰落后產能與發展先進產能,提高先進產能比重,并鼓勵煤礦企業與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
但這需要有配套措施:一是做好煤礦產能標準分類工作,對非先進產能嚴格執行276 個工作日制度;二是對煤炭調入能力偏弱的地區,要加強煤炭產運協調。
有序推進核電發展

核電發展要考慮其特殊性,即建設周期長,安全要求高,人才培養難,核電年度在建規模宜保持穩定。
因此,建議開展核電中長期發展路線圖研究,確定核電在我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明晰我國核電發展節奏和布局,根據中長期發展目標,明確近期年度發展計劃,在充分論證評估的基礎上,開工建設一批沿海地區核電項目。
盡快確定西南水電外送方式

協調發展非化石電源

建議:一、各類非化石電源宜協調發展,增加有效供給能力;二、在系統調峰能力無法滿足要求時,各類電源都要參與調峰運行。
為了提高接納非化石電源的能力,需要通過市場手段從兩個方面提供配套措施,一是在消費測,需要擴大峰谷電價應用范圍;二是在供給側,推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
加快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
第六個觀點是加快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為了促進能源轉型發展,先后開展了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新能源微電網示范、“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增量配電網示范等一批示范工程,社會反響較好,社會資本踴躍參與。
建議:2018年對已開展的示范工程,總結經驗,成熟一批,推廣一批;仍需試點探索經驗的,盡快啟動下一批示范工程。
促進油氣行業健康發展
2018年在促進油氣行業健康發展方面,首先要加快出臺油氣體制改革配套細則;二是實施煉油產能總量控制,淘汰落后,做優增量,從“燃料型”向“化工型”轉型升級。三是嚴格監管柴油質量,打擊劣質油品流通。四是進一步推進天然氣管網向第三方開放,并取得實質性進展。五是加強配氣環節價格監管。六是擴大原油期貨交易規模和主體。
(原標題: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報告:清潔能源成美麗中國新動能,實現新作為,能源人還要爬坡過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