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機會|玻璃巨頭肖特:中國市場高增速,持續追加在華投資
“肖特連續五年參加進博會,每屆都沒落下。但實際上參加進博會的心路歷程和感受已經有所不同。”第五屆進博會期間,在德國高科技企業、特種玻璃發明者肖特集團的超大展臺前,肖特集團中國區總經理陳巍對澎湃新聞說道。
展臺面積從2018年的36平方米到今年的180平方米,從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展到年年赴約一站式收集市場需求、推進技術革新,進博會之于肖特集團的意義已然發生了改變。
在2020年的進博會上,肖特首發了一款比頭發絲還細的超薄柔性玻璃。從展品變商品,進博會成為這款超薄柔性玻璃的最佳市場助推器,在中國市場快速鋪開。到了2021年進博會舉辦時,肖特已與多家國內知名手機品牌開展可折疊手機的應用開發。2022年,小米、OPPO、vivo等多家品牌的可折疊手機均應用了這款玻璃,與消費者見面。
“進博會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品牌展示窗口,更加速了我們的創新產品在中國市場的落地。”陳巍介紹說,就在今年進博會前夕,肖特的研發人員在實驗室中實現了比“超薄”更薄、最薄可以達到僅16微米(相當于頭發絲的1/5)、彎曲半徑可小于1毫米的最“卷”玻璃——當應用在折疊屏手機上時,更小的彎曲半徑意味著手機可以更加輕薄、更便于攜帶。憑借其性能優勢,未來還將實現更廣泛的用途。
澎湃新聞注意到,肖特的柔性可折疊玻璃是進博會上的“明星展品”,不少參展者屬于“慕名而來”:“請問超薄折疊玻璃在哪?”
陳巍認為,進博會給各行各業提供了充分交流市場需求的平臺,“沒有一個創新是靠閉門造車獲得的,都必須基于客戶和市場需求。”對于像肖特這樣的參展商而言,進博會形成了良性循環效益:一方面向市場展示創新技術,促進商品化進程,另一方面提供了收集中國消費者需求、汲取創新動能的窗口。
肖特集團亞洲區平板玻璃銷售總監楊曉丹也言及,產品創新是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開發出更接地氣的產品,“進博會恰恰是這樣一個開放的平臺。”比如在進博會展臺上,肖特展示了針對中式廚房開發的特殊涂層玻璃,具有疏水疏油性能,使玻璃表面的油污、水漬更易于清潔。
2021財年,肖特在華銷售額達到3.5億歐元,增幅超24%。“我們制定目標,每年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實現15%的增幅,且這個趨勢至少持續到2025年。以2020年作為基數,到2025年肖特在中國的業務收入將翻一番。”陳巍說,上述目標需要通過本土投資、技術引進等方式實現。新冠疫情爆發后,肖特在華投資不僅沒有削減,反而增加。
2021年,肖特宣布在中國增加3.8億元投資,以擴充醫藥包裝產品的產能。與此同時,在華藥用玻管廠二期再追加7000萬歐元,進一步擴建縉云藥用玻管廠來支持國內疫苗玻璃瓶的生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