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通州法院:涉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征地拆遷等行政案件高發
2016年至2017年的兩年內,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共審結行政案件954件,逾六成涉及城市副中心建設,呈高發態勢。
4月10日,通州法院發布《2016-2017年度涉及城市副中心行政案件司法審判白皮書》,透露了上述數據。該報告還顯示,2016、2017年度,通州區法院受理行政案件逾千件,其中涉拆遷騰退的“骨頭案”,無一被發回重審或改判。
與城市副中心建設密切相關行政案件呈現高發態勢
據通州法院行政庭庭長邱春陽介紹,2010年以來,通州區行政案件數量開始逐年遞增。至2016年通州區被定位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與城市副中心建設密切相關的違法建設拆除、土地征收、房屋拆遷、政府信息公開等行政案件呈現高發態勢,“占比較高。”
數據顯示,2016、2017年度,該院受理行政案件已達1084件,年平均增幅10%以上。其中涉及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共計590件,主要案件類型包括:房屋拆遷、查處違法占地、拆除違法建設及引發的賠償案件、環境保護行政處罰等。另外,在被告主體方面,鄉鎮政府、街道辦、規土委(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委會)、區住建委、區公安局、區政府等部門占比近八成。
報告指出,在行政訴訟案件上,2016年度行政機關敗訴案件33件,敗訴率為15.6%;2017年度行政機關敗訴案件45件,敗訴率小幅攀升至17.5%。在涉城市副中心行政案件中,特別是對文化旅游區、環球影城、路程棚戶區改造等重點地塊的涉拆遷騰退的“骨頭案”,無一被發回重審或改判,而且最大化壓縮審限,超過50%的案件在二分之一審限內結案。
“前期放任、后期嚴懲”等問題在“兩違”治理領域尤為突出
“我們通過‘三環遞進式疏導體系’實質性解決行政糾紛136件,占審結行政訴訟案件的29.1%,充分發揮了法院在調處官民關系中的‘減壓閥’‘潤滑劑’作用。”邱春陽表示,“三環遞進式疏導體系”將訴前查訪、訴中審理、訴后督實貫穿工作全程,最大限度解決影響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
針對訴中審理的官民糾紛難題,報告指出,過去兩年間,該區行政機關負責人累計40人次出庭應訴。其中,2017年共有27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同比上升107%。此外,對于重大、疑難、群體性案件,法院還擴建了官民對話平臺,防止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不出聲”。
報告同時指出,通州區行政機關在在規范行政行為、提升應訴能力等方面雖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粗放式執法、“先拆除、后補償”、“前期放任、后期嚴懲”等,此類問題在“兩違”(違法占地、違法建設)治理領域尤為突出。
“針對違法建設,行政機關應首先向群眾宣傳違法建設的性質、存在的問題、可能造成的損失與危害,以柔性引導的方式讓群眾廣泛知悉違法建設帶來的不利后果,進而從源頭上減少違法建設增量。”報告表示,行政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責,規范細化執法程序和標準,公正文明執法,避免執法隨意性。
報告還表示,自2018年10月份開始,北京市級行政機關將陸續東遷通州,意味著目前分散在西城、東城、海淀、朝陽等各個區級法院的相應案件將可能集中于通州區法院一個法院審理,“通州區法院行政訴訟格局帶來極大改變,未來行政訴訟案件將增加不低于800件,帶來了巨大挑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