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兩月35家壽險公司保費負增長,2家萬能險新增保費為負
據銀保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1-2月,壽險公司規模保費規模為10421.51億元,同比下降12.44%,依舊延續了2017年以來的下降趨勢。其中,原保費收入為7757.1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4.31%,但從環比來看,增長38.51%。
具體來看,1-2月,在76家可比壽險公司中,有35家規模保費出現負增長,中融人壽、華匯人壽、瑞泰人壽等3家負增長率超過90%。中融人壽今年1-2月規模保費-281.27萬元,同比下降1142.90%,其原保費收入僅為5.33萬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主要為萬能型產品)為-286.6萬元;華匯人壽規模保費為513.63萬元,同比下降96.52%;瑞泰人壽規模保費為9221.09萬元,同比下降90.30%。
與原保費收入持續下滑截然不同的是,萬能險和投連險方面漲勢明顯。今年1-2月,壽險公司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保戶投資款和投連險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2664.40億元,同比增長61.16%。具體來看,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為2513.45億元,同比增長57.11%,環比增長35.40%;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規模為150.95億元,同比增長182.29%,環比增長73.68%。
廣發非銀陳福團隊認為,萬能險和投連險在2016年增速出現了顯著下降,在2017年進入中短存續期產品過渡期的第二年,此類保費收入增速繼續出現階梯式下滑。進入2018年,整體保費收入增長出現壓力,部分公司從規模角度考慮,依然推動了儲蓄型產品,加之去年同期低基數因素,萬能和投連險保費增速出現了較大回升。
就當前來看,保險行業正處于調整期間。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博導石曉軍曾就近期保費增速放緩的情況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這不是一個突然的減少或者是降低,而是對之前過度放松的情況下增度過快的正常回調,“基本上是一個擠水分的過程。”

萬能型產品收入占比情況顯示,2018年1-2月,萬能險保費占比為17.22%,相比1月份的24.61%,下降7.39個百分點。相較于1月份,君康人壽的萬能險產品占比下降較為明顯,下降15.24個百分點,為32.49%。
值得注意的是,從保費收入分布情況來看,86家壽險公司中,僅中天金融旗下的中融人壽和中外合資壽險公司瑞泰人壽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負數,分別為-286.6萬元、-42.38萬元。這兩家公司也是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保費負增長前三的壽險公司。通常來說,“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主要指的是萬能險收入,一般為正數。“上月萬能險在次月撤單,但同時又沒有新保費進來,就造成了這么一個情況。”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