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車董事長答澎湃:時速4000公里列車實用性有待時間驗證
澎湃新聞記者 包雨朦 姚曉嵐 發自海南博鰲
字號
對于時速4000公里的高速飛行列車研制的現實可行性和落地難度,中國中車董事長劉化龍在博鰲現場作出回應。

4月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未來的交通”上,劉化龍在回應澎湃新聞“對4000公里/小時高速飛行列車研制的評價和實踐難度”的提問時,作出3點回答:
第一點,科技進步需要大家共同推動,黑科技的出現有利于技術進步,“4000公里也好,還是其他管道運輸也好,從技術上對大家來說是一種引領。中車也在這方面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
第二點,軌道交通裝備或者說載人工具,是一種特殊的運輸工具,最最關鍵的是安全可靠,“從一個新技術到一個新產品再到一個量產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它的特殊性就是要確保安全、可靠,管道運輸也好、包括4000公里車也好,將來能真正投入使用,恐怕還有很長的一個路要走。”
對此,劉化龍舉例稱,比如4000公里(時速高速飛行列車)啟動了就剎車,這是沒有必要的;站段之間、站點之間的距離是多少?有沒有這個必要?另外,能耗的消耗,速度、能耗、環保、綠色,整體是一個陡線的關系,不是平滑的關系,這種代價有沒有必要?
第三點,經濟實用。從經濟性角度有沒有必要?好東西是好,大家用不用得起、用不用得了?
“所以我想,探索是大家共同的,實用是有待于時間驗證的。”劉化龍在最后表示。
責任編輯:姚曉嵐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