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頒獎典禮在滬舉行:扎根上海面向世界
·頂科協獎的設立和頒發踐行了頂科協“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扶持青年成長”的三大使命,該獎項強調授予重要的基礎研究成果。
·“該獎項首次頒發給計算機科學與數學領域,正是得益于這些領域,我們的生活正被深入改變。這些領域,在諾貝爾獎設立之初并不存在,但頂科協獎將會改變這一現狀,充分認可、肯定這些領域的卓越貢獻并促進其蓬勃發展。”

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頒獎典禮現場。圖片來源: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
11月6日上午,在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簡稱“頂科協獎”,WLA Prize)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得主”、美國計算機科學與統計學家邁克爾·I·喬丹(Michael I. Jordan),“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得主、德國生物化學家迪爾克·格爾利希(Dirk G?rlich)分別被授予獎章、證書和1000萬元人民幣獎金。
“我們即將見證一個新的工程學科領域出現”
“智能科學或數學獎的設立對于計算機科學界而言尤為重要。該獎項首次頒發給計算機科學與數學領域,正是得益于這些領域,我們的生活正被深入改變。”頂科協獎“智能科學或數學獎”遴選委員主席、2017年圖靈獎得主約翰·軒尼詩(John Hennessy)在視頻致辭中表示,“這些領域,在諾貝爾獎設立之初并不存在,因此它們并未得到像其它歷史悠久的領域同等的重視。但頂科協獎將會改變這一現狀,充分認可、肯定這些領域的卓越貢獻并促進其蓬勃發展。”

“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得主”邁克爾·I·喬丹。圖片來源: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
“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得主”邁克爾·I·喬丹在頒獎儀式上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寄語年輕一代,“在確定想要深耕的方向前,應用于探索不同領域。”他預測即將見證一個新的工程學科領域的出現——這個學科的發展源于智能科學、統計學和經濟學原理,其目的是建立一個基于數據的新型的真實世界系統。
約翰·軒尼詩認為,首位大獎得主喬丹教授即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且未來的貢獻將不止于此。同時,該獎項之所以舉足輕重更因為能夠激勵年輕人思考科學技術和基礎研究的重要性。軒尼詩說,“科學讓曾經的‘不可能’變為‘可能’,希望年輕一代能夠因該獎項受到鼓舞并積極思考,如何在未來,為科學和工程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邁克爾·I·喬丹也在獲獎感言中談到,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的三大使命與他概述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愿景驚人的一致,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也必須通過國際合作,才能走向繁榮并實現愿景。
“從不被學界認可到獲得肯定”
“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得主迪爾克·格爾利希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介紹了自己在細胞領域的研究歷程。通過深入研究,格爾利希團隊在可能是自然界最有效的蛋白質分選機制的核心發現了一種新的生物體狀態——FG相模型的核孔復合體通道,這一發現已遙遙領先于時代。

“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得主迪爾克·格爾利希。圖片來源: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
從一開始不被學界認可到獲得肯定,格爾利希認為這段細胞生物學研究領域的發展歷程使這個獎項于他而言更為珍貴,更是對這一漫長而艱難的科研之旅的巨大肯定。
頂科協獎“生命科學或醫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蘭迪·謝克曼(Randy Schekman)在頒獎詞中表示,格爾利希的發現對控制細胞功能的關鍵過程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見解。他的學術研究的深度以及他的發現所帶來的影響將為下一代科學家們提供寶貴的信息,促使他們致力于加深人類對細胞中區室間信息交換的基礎機制的理解。蘭迪認為,格爾利希作為該獎項的首屆獲得者實至名歸,更期待在未來的歲月里能夠尋找到具有同等影響力的人才。
頂科協大獎設立背后的初衷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承辦,面向全球科學家評選的科學大獎,于2021年11月1日在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正式宣布創設。
2006年諾貝爾獎得主、頂科協主席、頂科協獎管理委員會兼評審委員會主席羅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在致辭中表示,頂科協獎的設立和頒發踐行了頂科協“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扶持青年成長”的三大使命。該獎項強調授予重要的基礎研究成果,必須將這一信息強有力地傳遞給政策制定者以及公眾,以留下深刻印象。
科恩伯格同時強調了該獎項在激勵年輕科學家成長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獎項天然具備的國際性,將堅持由全球各學科領域內最優秀的科學家組成遴選委員會,甄別遴選來自全球的科學提名。
頂科協執行理事長、頂科協獎管理委員會主席吳向東談到頂科協獎設立的初衷,“中國強大了、富裕了,理應為全世界承擔更多責任、貢獻更多力量。今天,科學也已經發展到相當的高度、深度和廣度。但是,很多極富潛力的青年科學家得不到應有支持,很多已經取得重大科學發現的優秀科學家得不到應有承認,很多杰出科學家的真知灼見得不到應有重視;這阻礙著科學事業更好向前發展。與此同時,人類必須依靠更多科學家的科學發現去應對和解決不斷出現的挑戰。”“希望我們的每一束光、每一分熱,都能照亮一段路、溫暖一些人。”
頂科協獎目前設立了“智能科學或數學獎”、“生命科學或醫學獎”兩個單項獎,同個獎項最多可由4名獲獎者共同獲獎并分享。紅杉中國作為頂科協獎的獨家捐贈方,將支持該獎項的永續開展。
對于紅杉為何獨家捐贈一個科學大獎,紅杉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全球基礎科研出現新特點,基礎科研支撐機制需要新變化,希望大獎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和科學家共擔風險、探索新方法論;助力更多科學家和支持者們建立更好溝通渠道,讓科學家精神更好發揚。另外,希望扎根上海、面向世界的頂科協大獎,能為全球科學交流帶來新動力。”
沈南鵬寄語頂科協獎始終堅守兩個品質——“專業的大獎”和“世界的大獎”,最終營造一個更豐富、更包容的科研生態,鼓勵科學家在未知之境中勇于探索屬于自己的“尤里卡時刻”。
頒獎典禮當天,第二屆頂科協獎全球遴選和評選工作宣布正式啟動。頂科協獎每年頒發一次,旨在表彰和支持世界各地杰出的研究人員與技術先鋒對科學的貢獻。獎項的評選方法參照國際通行的提名制,并將通過專利、出版物、會議報告、同行評議等多個維度綜合評估候選人在其領域的影響力。候選人不限國籍、不限性別、不限年齡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