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機會|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總裁:中國潮流是助推外資品牌發展的動力
“中國市場在全球美妝行業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市場,無論是經濟、社會和文化、政策法規三大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前景廣闊,到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化妝品行業的黃金發展階段,在和中國市場并肩同行的30年間,我們見證了這個市場的活力、潛力和韌性。”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前夕,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總裁黃永慜(Mike Hwang)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書面專訪時作出上述表述。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總裁 黃永慜(Mike Hwang)
據了解,愛茉莉太平洋的前身可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初,創始人徐成煥的母親尹獨亭親手制作并銷售優質山茶花油,從此開啟了愛茉莉太平洋70余年的旅程。徐成煥于1945年創立了太平洋化學工業社,公司逐步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美妝企業,旗下共擁有20余個知名品牌,覆蓋化妝品、個人護理及保健等類別。
顧客需求為首位,動態調整品牌引入
1992年中韓建交之際,愛茉莉太平洋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先后引入雪花秀、蘭芝、夢妝、悅詩風吟、芙莉美娜、呂、魅尚萱等知名品牌。
“現如今中國已經是愛茉莉太平洋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黃永慜向澎湃新聞介紹,對于韓國品牌引入中國市場的考量,“市場本身就具備周期性波動的特征,但無論面對怎樣的市場及環境變化,愛茉莉太平洋始終將顧客的需求放在首位,品牌是在消費者需求變化的基礎上進行的動態調整。”
黃永慜介紹,愛茉莉會通過強化高端產品線、推出高功效產品、借助C2B創新研發新品、品牌形象與產品升級等形式,更好地適應后疫情時代及年輕族群的消費需求和生活方式。例如,品牌夢妝正在全球范圍內積極推進新的品牌戰略,優化數字化轉型和新零售模式,為不斷適應新的消費趨勢、打造更年輕化的品牌形象。
對于今年愛茉莉在中國市場的戰略,黃永慜介紹,“數字化變革是集團的重要戰略,我們將數字化深入到商業決策中,包括研發、生產、物流、營銷等各個環節。從建立中臺系統等硬件到數字化人才的培養,不斷優化業務績效。”
黃永慜介紹,隨著全民新型消費習慣的形成,品牌直播帶貨成為了電商平臺輸送流量、實現銷量轉化的中流砥柱。在疫情初期,愛茉莉太平洋率先就多渠道數據運營進行全面整合。集團先后通過建立專業的直播培訓模式,持續孵化優質主播人才等舉措,集團旗下品牌的店鋪自播能力逐步提升。
黃永慜還介紹,除了在天貓、京東等主流平臺布局,同時也大力發展抖音、微信官方商城等新興社交與電商平臺。在品牌推廣方面,通過雪花秀抖音超級品牌日、推動旗下蘭芝品牌入駐快手電商、加快夢妝品牌線上布局等一系列動作,促進公司業務穩步增長。
中國美妝行業呈高端和大眾品類兩大趨勢
“近年來,我們看到中國美妝行業呈現出高端和大眾品類的兩大趨勢。”黃永慜介紹,高端產品以高科技和功能性產品為主,重視功效和技術。而大眾產品相較于過去,不僅在品質和性價比上不斷提升,更是涌現出很多引領時尚潮流的熱門產品。
對于國內美妝護膚市場的未來發展,黃永慜以國潮風、年輕化、細分化、定制化四個關鍵詞總結。其中,黃永慜表示,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的潮流走向世界潮流被更明顯地感知到,也是助推外資品牌發展的動力。中國的主力消費者人群呈現出年輕化的特質,特別是90后、00后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人群。相較于其他地區,中國的年輕消費者對于包括抗老在內的皮膚保養更加關注。發達的社交網絡也讓化妝品的產品信息更加透明,從而也催生出一批研究產品功效的KOL和護膚愛好者。此外,定制化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確是目前行業高頻關鍵詞。未來,愛茉莉太平洋在定制化領域的研究也將繼續加大投入,不斷升級。
“我們堅定地相信進博會是中國市場良好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更為各大企業提供了跨領域交流、行業對話的絕佳機會。”談及進博會,黃永慜表示,愛茉莉太平洋連續五年參展以來,借助進博會強大的溢出帶動效應,加快了引入新產品、新技術的速度,尤其是對接踵而來的“雙11”有顯著影響,對在展臺中亮相的明星產品尤為顯著。
對于此次進博會的亮點,黃永慜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今年,愛茉莉太平洋以“共創智美未來”為主題,攜旗下七大品牌、500余件展品、近20款新品參展,其中包括旗下人氣品牌們的全球首發和中國首發新品。其中包括一款功能性化妝水即時定制儀(Formularity):利用具有皮膚問題針對性功效的安瓶精華,能夠實時制造化妝水。以及入浴劑個人定制服務(Mind-linked Bathbot):客戶通過自助服務機進行簡單的腦電波測試后,系統會推薦適合客戶的根據用戶情緒定制的“泡澡球(bath bomb)”,也可以自己選擇所需產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