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孤獨的淘寶壽盒賣家:每條訂單背后都有一個悲傷買家

他的生意沒有回頭客;
他也無法對任何一位客人說:“歡迎再來”;
他是淘寶上最孤獨的賣家
………
清晨,重慶渝北區一高檔小區里,每當老方打開車庫卷簾門,他總要左瞧右看,生怕驚擾四鄰。清明前夕,他忙著處理客人的訂單。老方說,有的逝者骨灰要趕在清明下葬,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得趕早到庫房,打包好顧客所選,等待快遞小哥,第一時間發貨。
晚一分鐘就是遺憾

老方是重慶忠縣人,43歲,十年前,在渝北買房安家。他用車庫當作存放壽盒的庫房,擔心四鄰看到有些不舒服,他總是格外小心。每個壽盒都有外包裝,擺在顯眼處的,則是其他工藝品。
壽盒不像其他產品,沒有幾個人會提前很長時間購買。所以,它對快遞速度的要求甚至超過生鮮。“晚到了用不上,也失去了意義,晚一分鐘都是遺憾。”每次發貨,老方會莫名緊張,他生怕在快遞環節有什么閃失。

大約3年前,因為顧客要得急,走快遞可能時間趕不上,他來到龍頭寺汽車站,準備讓客運車帶走。可是安檢時,工作人員讓打開包裝盒,還沒打開完,看到壽盒的輪廓,工作人員臉煞白。“不允許帶上車,沒法,我開車送過去。”老方說。
我是賣工藝品的
老方進出庫房很小心。他也從不主動跟人提及自己的工作。除了至親,很少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
“不敢和別人說自己是賣壽盒的,實在有人問起,就說我是賣工藝品的,外人多少還是很介意。”老方說,不少朋友問起,說你賣的啥子工藝品哦,也不發個朋友圈推廣。現在的生意人,動不動都發朋友圈推廣。每當大家提出幫助擴散,都被他婉拒了。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進入老方的微信朋友圈,的確看不到任何關于壽盒的銷售推廣,哪怕是殯葬行業的消息,也沒有。
“不是覺得做這個行業丟人,而是擔心外人忌諱。再說,也許你在朋友圈推廣,可能分分鐘都被拉黑。”老方說,朋友圈里,倒是那些素未謀面的買主,因為想進一步咨詢了解壽盒相關信息,加了他的微信。
自從做了這行,老方的生活半徑簡單,大部分時間處理訂單,空余時間小區散散步,陪伴家人。
有耐心的傾聽者

“歡迎下次光臨”、“再見”、“給個好評”……這些再平常不過的銷售語言,在老方眼里儼然就是禁語,絕對不能說的。每次與客戶聊天,他格外小心,每次確定將要發送的內容毫無差錯后,才會點發送鍵。
老方用得最多的表情包,是“握手”、“抱抱”。 “千言萬語都很蒼白,這個時候,一個擁抱或者一個握手能代替所有,我們只是在網絡的這端,靜靜地聽他們傾訴。”老方的手機每天都能接到各種咨詢,每當這時,不管多忙,他都會停下手上的活兒,認真聽客戶傾訴。
老方原本在深圳打工,后來建立了一家生產珠寶盒子的工 廠,每只盒子賣170多元,賣到香港。2003年,父親去世,因買壽盒,還找了朋友打折,每只1280元。“看到壽盒,我一下子想,這個其實跟做珠寶盒子的式樣差不多,工藝也差不多,但價格差距太大了。”老方索性把珠寶盒子加工廠遷移到忠縣,改為生產壽盒。

這些年,經老方手賣出的壽盒上萬只。“做這行,有太多誤解。別人說這行是暴利,我聽著難受。我的盒子均價三四百元左右,有的販子從我這里買走,轉手以至少5到10倍的價格賣出去,但我這里沒有暴利,良心是桿秤。”老方說,開模、雕刻、灌漿……每一只壽盒要經過37道工序、45天工期,而他盡量壓低利潤。對于那些家庭困難的買家,他常常以成本價售出。
每條訂單背后都有一個悲傷買家

“這個錢不好賺。”老方笑著嘆了口氣。全年無休,隨時關注起各種咨詢信息,生怕誤了事。
“聆聽他們的需求,感觸他們的傷痛,還要安慰和疏導。”老方說,這些訂單的真實用戶,有的可能纏綿于病榻,有的徘徊在死亡邊緣,還有的已經告別了人世。“我們能做的,只有聆聽,為他們提供塵世間最后的歸宿。”這些年,老方聆聽了太多常人可能不會聽到的故事。每一個訂單背后,都有一個悲傷的買家。
“記得有個湖南的買家,前前后后和我聊了好幾天,還把醫院看病的單子發過來了。”在聊天中老方得知,買主的丈夫患有癌癥,治病幾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在丈夫走后沒幾天,老公公也走了。“她雖然沒提出能否便宜點,但我愿意相信這個買主有難處。當時260元發貨給她,這單不賺錢。”

有悲傷,有不舍,也有寒心。老方回憶,有位買主,為去世的父親看了一款壽盒,在發貨前提了要求,希望提供發票,原本幾百元的價格,希望他開個幾千元的發票,他們來出稅費。為何?原來同樣的壽盒,在外面價格會高很多。老人去世后,子女喪葬費用平攤。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有人希望“賺點這個錢”,很不厚道,老方拒絕了客戶的要求。
關愛家人珍惜當下

“有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北方男子,上有老,下有小。他說檢查結果出來,幾乎判了‘死刑’。他提前為自己準備這個(壽盒),他有太多的不甘心,也還有太多放不下。沒有看到孩子長大成人,也還沒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我鼻子酸酸的。”一次次買賣,老方也像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死亡。

最初,老方涉入這行,妻子馬愛林很反對,但拗不過他。“以前不著家,三朋四友,他們的事,小事也是大事。他寧愿放下家里的事,寧愿讓親人難過……”這些年,馬愛林發現丈夫在悄然變化,以前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生活。現在,丈夫只要有時間都會回家陪孩子。以前,丈夫也不太記得家人的生日,如今家里大大小小每個人過生日,都會有小驚喜。老方親自下廚,滿滿的一桌菜,一家人吃得開懷大笑。
“生命無常,無法預知明天會怎樣,唯有好好珍惜當下你所擁有的。”老方說。
(原標題:孤獨的淘寶賣家:成交上萬單,從不說再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