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類的想象力已經枯竭?歡迎來到幻想文學的“萬神殿”
讀到一個好看的故事會讓人多振奮?幻想小說以它肆意的想象,獨特的浪漫,自18世紀末19世紀初誕生以來,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高超的幻想小說就像一杯咖啡或美酒,讓人舒爽或者迷醉,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只螞蟻在一片葉子上為自己的城池書寫史詩,是不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無論是太空歌劇,還是小徑分叉,想象力能抵達的地方永遠沒有邊界。
來吧,歡迎來到幻想文學的“萬神殿”,在這里,我們拒絕承認人類的想象力已經枯竭。
? ? ? ? ? ? ? ?
? +
+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作為菲利普·迪克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這本似乎已經著名到不需要再多做介紹。但作為影史上最具風格化的作品《銀翼殺手》的原著,它實在有太多解讀空間留待一代代幻想文學愛好者們去遐想去討論。

毫無疑問,本書追索的終極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也是無數頂尖文學的核心問題。
幻想小說雖多被認為是類型文學,但其中的翹楚之作幾乎都超越了普通爽文的范疇,執著地探詢著嚴肅文學同樣探詢的那些歷久彌新的難題。書中主人公里克?德卡德對真實人類和仿生人究竟誰更像“人”的痛苦思索,同樣拷問著每一位閱讀者的內心。

? +
+
《你一生的故事》
都說科幻故事里很少顧及人類作為最小個體的情感,在幻想文學里,多數時候“優柔寡斷”可不是什么好詞。但我們還是會發現,又有太多宏大敘事的故事寫到最末,還是必須要用愛做解藥。
特德·姜在科幻領域最為人稱道的“技藝”就是四兩撥千斤:四兩情感,卻可以撬動兩種文明。這一點在《你一生的故事》里也得到了淋漓的展現。

姜目前只寫了十七個短篇,卻拿獎拿到手軟,每一篇都是精品的水平令同行都要頭皮發麻。但他的故事也確實讓人心服口服:是最基本也最濃厚的愛,驅使人們做出利他決策,使所有短暫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如閃爆般發出無垠的能量來。
? +
+
《挽救計劃》
要說這個時代還有哪位科幻作家能用最少的出場人物,寫出最讓人讀到停不下來的故事,可能除了安迪·威爾,一時間還真想不出其他人選。

從火星種完土豆(《火星救援》),再去月球送過快遞(《月球城市》),這一次,安迪安排人類和外星人手牽手,同時拯救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作為軟件工程師出身的安迪,對科學本身有著近乎虔誠的信心和無比精密調動技術細節的能力,他的每本小說的硬核知識都經得起權威查驗,所有乍看荒謬的金點子,都可以在理論乃至實踐層面還原。正因如此,讀他的作品,你會周身充滿技術樂觀的溫暖幽默感,安迪這個作家,已經成為科幻迷們值得信賴的一種招牌。
? +
+
《平滑世界和它的敵人》
有時候定義一個優秀作家有兩種標準:
一種是Ta可以就一個題材,深挖數十年,不斷探索,不斷結晶;
還有一種是Ta少年意氣,信手拈來,各種題材運用自如,仿佛天生就是故事制造機。
很顯然,伴名練屬于后者。

這本薄薄二百多頁的短篇科幻選里,他用六篇風格迥異,各自精彩的作品,完美證明了他在輕科幻領域的強大實力。無論是或然歷史還是青春校園,形式不會框限他的想象力,絲滑地進入他的“平滑世界”,是讀者無上的快樂和榮幸。
? +
+
《人造美人》
小心!警惕!不要輕易在酒吧愛上少女!

我不是在說浪漫邂逅不好,而是提醒你注意:你可能,并不足以聰明到能和眼前的美人過招,因為她其實是——人造美人。

星新一作為科幻界的歐·亨利,一貫能以驚奇驚喜的結局迷倒大量讀者。不過他的作品,遠不止技巧純熟結構精妙這么簡單,他也有相當多暗藏的深意,把科技對人的異化,以及人類亟需反思的狀況,放置在他長長短短的各類作品中。
幻想作家的工作,可不是馬戲團表演,雖然有時候會讓你眼花繚亂,但更重要的醒悟,是在幻術結束后才開始……
? +
+
《發條橙》
“青春總會過去,是啊。
但青春只不過像是一頭野獸,
不,甚至都不像野獸,
更像是街頭隨處可見的那些小玩具。”

《發條橙》是經典的反烏托邦小說。伯吉斯堅信自由意志對于人的重要性,但他同時也很清楚自由意志中的“惡”。伯吉斯的妻子在1942年倫敦燈火管制期間被三個美國陸軍逃兵搶劫并毒打,這段經歷正是書中在“家”中上演的暴力的原型。
伯吉斯認為小說家的任務不是說教,而是展示。書中對自由意志的討論正體現了這一點。《發條橙》所展示的,是一個有關人類社會的自由難題:當自由意志和人性中的惡聯手,暴力泛濫;而當極權社會用行為主義來改造這種惡的時候,又不可避免地剝奪了主體選擇自由的權利。

無畏的暴力是青春的特權,但這并不是年輕人被上發條的理由。終有一天,正如伯吉斯所言,“這位長大的青年會頗為羞愧地回顧這自己肆意破壞的過去,他需要有迥然不同的未來。”
? +
+
《索拉里斯星》
又是一本探索“人類究竟是什么”的
近乎哲學讀本的神作。

萊姆擅長用一種類型文學的“糖衣”包裹住他真想釋放的“炮彈”,巧妙地“騙”讀者坐上他的飛船,飛往可能一去就難以回頭的某顆星球。

神秘莫測的“索拉里斯星”是科幻史上最著名的一面“鏡子”,當人類探身向前,試圖照出靈魂深處的樣子,它就開始畸變,開始扭曲,開始和你開玩笑,開始向你指出一個最可怕的真相:你的摯愛或許不是你的摯愛,你的敵人也未必是你的敵人,而你是誰,或者,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 +
+
《未來學大會》
歡迎光臨未來!
哦不,是未來學大會!

同名電影也非常精彩的《未來學大會》,是科幻小說里的一個“異數”,它通過創造眼花繚亂的名詞,將讀者沉浸式帶入一種腦細胞快要不夠用的奇異體驗之中。
萊姆是個自造博物學大師,這一點在他不朽名作《索拉里斯星》里的“索拉里斯學”中我們就曾領教過,而在《未來學大會》里,他再次給讀到目眩神迷的我們出了一道難題:如果可以選擇,是直面悲慘的現實,還是用致幻劑營造虛假幻象?
? +
+
《愛,死亡和機器人》
愛,
是人的心理需求,
它充實了人類的精神世界;
死亡,
是人的歸宿,
它定義了人類的生命;
機器人,
是人的工具,
它是人類智能的進化方向。

而在已經一只腳邁入“未來世界”的21世紀,這三個關鍵詞,幾乎貫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愛,死,機,它們反映著我們的渴求,我們的恐懼,以及我們在渴求與恐懼間,試圖拿捏的微妙平衡。
網飛劇集的原創文本,帶來和視聽感受不一樣的,獨屬于文字的魅力。其中有些篇目的細節乃至重要情節走向都與劇集有所不同,至于孰優孰劣,還在期待更多有慧眼的讀者來評判。

? +
+
原標題:《人類的想象力已經枯竭?歡迎來到幻想文學的“萬神殿”》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