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阿里云:預計未來兩年20%新增算力將使用自研CPU
阿里云表示未來將擴大自研CPU部署。
11月3日,2022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目前阿里云自研CPU倚天710目前已大規模應用,其算力性價比提升超30%,單位算力功耗降低60%,為中國首個云上大規模應用的自研CPU。

倚天710為阿里首款自研Arm服務器芯片,于2021年云棲大會面世。該芯片主要針對云場景研發,是云計算產業和傳統半導體產業的融合。目前倚天710已經以云的形式被應用于互聯網科技公司,算力性價比提升超30%,單位算力功耗降低60%。
張建鋒稱,阿里云將繼續擴大自研CPU的部署規模,預計未來兩年內,20%的新增算力將使用自研CPU。
對于云計算的前景,張建鋒表示,在未來云計算將會迎來軟硬件一體的時代。一方面,云計算將重構硬件體系。張建鋒稱,過去十多年,云的創新主要集中在軟件領域,從分布式虛擬化向資源池化轉變。現在,阿里云已經發布云數據中心專用處理器CIPU,“為云而生”的芯片倚天710。
另一方面,云計算的軟件開發模式將向著serverless(無服務器)、低代碼,AI大模型開源趨勢發展。早在2017年,阿里云就推出首款Serverless產品“函數計算”,開發者只需編寫代碼并上傳,函數計算就會自動準備好相應的計算資源;而“低代碼”意味著開發軟件不再只有程序員能夠做到,未來80%的應用可以由業務人員開發。
阿里云在AI研發方面也取得進展,本次云棲大會上,阿里達摩院聯手CCF開源發展委員會推出AI模型社區“魔搭”ModelScope。該模型旨在降低AI的應用門檻,縮短代碼下載、安裝部署和效果驗證的時間。
阿里達摩院副院長周靖人表示,AI模型較為復雜,應用于行業時通常需要重新訓練,因此通常只有算法人員能夠掌握AI。“達摩院向魔搭社區提供超300個AI模型,(使用者)只需針對具體場景再稍作調優,就能快速投入使用。”
此外,阿里平頭哥還發布RISC-V高能效處理器玄鐵C908。據介紹,該處理器可應用于智能交互、多媒體終端、AR/VR等場景,較業界同性能處理器能效提升超20%。
此前8月,阿里巴巴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2023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阿里云及釘釘組成的云業務總收入為176.85億元,同比增加10%。財報顯示,云業務增速放緩的背后受到多方因素影響,包括來自某一頭部互聯網客戶的收入下降、互聯網行業客戶的生長減速等。
對于云業務未來的增長點,張建鋒表示,國內云計算主要依賴于互聯網公司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但同時工廠、制造業等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在加快。張建鋒表示,“汽車行業增長速度最快,一些新勢力造車廠需要進行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究,因此需要‘上云’”。此外,將“非云”的產業向“云”轉化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機會,“例如個人終端最終可能會轉變為云端的虛擬化數字空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