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光山縣設“李道洲烈士子女助困基金”,鄉親捐款資助烈士子女

大河報
2018-04-02 21:20
直擊現場 >
字號

李道洲烈士的老宅

“我們知道,這是家鄉父老對道洲的厚愛,我們一定要把他的一對子女培養教育好,讓他們繼承其父遺志,助力家鄉建設。”清明節前夕,當河南信陽光山籍救火英雄李道洲的父親李春旺得知家鄉人民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為“李道洲烈士子女助困基金”捐款百萬元時說道。連日來,記者在李道洲烈士家鄉光山多地走訪,深深感受到光山父老對李道洲烈士的深情。

走訪

烈士家鄉鄉鄰贊不絕口

在信陽市光山縣槐店鄉大栗樹村,縱橫的丘陵中有一處村落,富有豫南特色的民居散落在一口水塘周圍。其中一處有些年頭的紅磚院落打掃得格外干凈,大門敞開。這個院落,正是李道洲烈士的老宅。

“道洲犧牲的前一天,他回村里祭祖時看到我,還打了招呼。沒想到,這么好的孩子說沒就沒了。”說起李道洲烈士,75歲的村民袁太葉哽咽了。她告訴記者,李道洲、李道洲的父親李春旺以及李道洲的爺爺,都是軍人。“一家幾代人為人和善,樂于助人,在村里口碑很好。”袁太葉說,李道洲回鄉探親時遇到村民,能幫到的忙一點都不含糊。有一年夏天,李道洲回鄉時,看到外出打工的鄰居家房前屋后長滿了荒草,既不美觀還給害蟲提供了棲身之所,于是李道洲就自掏腰包買了一臺割草機,幫鄰居們把荒草清理干凈。“道洲上學的時候就樂于助人,比如遇到下雨,他就會用自己的雨傘和同學一起打,也經常替同學打抱不平。”李道洲的中學同學鄭海峰告訴記者。

村民自發看護烈士老宅

走進李道洲的老宅,盡管房屋顯得破舊,但是干凈整潔。堂屋門頭處一塊“十星級”家庭的銘牌引起記者注意:這塊銘牌的油漆幾乎掉光了,但是10顆五角星仍清清楚楚。當地干部告訴記者,這塊銘牌大概是30年前當地鄉政府頒發的。“十星級是最高級別,很難得。”當地一名干部說。

走進老宅的堂屋,和記者同行的其他媒體記者以及當地村民、干部,自發地向李道洲烈士遺像鞠躬。

在老宅內,記者遇到了一位中年漢子,他是李道洲同村的村民。“道洲犧牲后,我每天晚上過來把屋里的燈打開,白天就把家里打掃打掃,不能讓道洲孤零零的。”這個漢子說。記者看到,老宅內仍保持著原貌,記者看到多件李道洲烈士生前的物品。

為家鄉贏得贊譽

3月5日,李道洲被批準為革命烈士。3月15日,共青團河南省委追授李道洲同志“河南省見義勇為青年英雄”榮譽稱號。3月26日,經湖北省委宣傳部“荊楚楷模”榜組委會層層推薦、評選,3月“荊楚楷模”名單揭曉,“烈火英雄”李道洲入選。此前,李道洲還被共青團武漢市委追授為“武漢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李道洲烈士犧牲的消息傳到家鄉后,我們第一時間趕赴事發地。當武漢市洪山區梨園街道東湖花園小區得知我們是李道洲烈士家鄉人時,都對我們家鄉培養出英雄李道洲表達敬意和佩服。”光山縣槐店鄉黨委書記李庭琳告訴記者,李道洲烈士的壯舉,既讓家鄉人無比悲痛,也讓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家庭教育、成長環境、軍隊里的鍛造,讓李道洲烈士在烈火面前奮不顧身。他給家鄉帶來的正能量,一定會激勵我們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麗。”李庭琳說,3月7日,光山縣萬人送別李道洲烈士的景象她仍歷歷在目。

家鄉父老捐款百萬資助烈士子女

李道洲烈士犧牲后,光山縣慈善總會發起設立“李道洲烈士子女助困基金”,很快,捐款從四面八方匯入相關賬戶。記者從光山縣慈善總會獲悉,截至3月21日16時,捐款總額已達987533元。“很多捐款來自在外務工、經商的光山人士,他們聽說李道洲烈士的壯舉,有的專門委托相關機構和組織進行捐款。”光山縣一名干部告訴記者。

3月19日,李道洲的父親李春旺向信陽市委、市政府發去感謝信,感謝家鄉政府和人民在李道洲犧牲后所做的各項善后撫恤工作。李春旺在信中寫道:吾兒李道洲,享年三十歲,軍旅十三載,是在黨和軍隊的搖籃里成長、錘煉出的一名優秀士官,他只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在吾兒離世之際,給繁忙的你們更增辛勞,你們的一聲問候、一份關心、一次捐贈、一個善舉,都給予我和家人無窮的安慰和精神支持!

面對家鄉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心幫助,李春旺表示,他將和家人一起把兒子的一對子女培養教育好,讓他們繼承其父遺志,助力家鄉建設,并積極參與李道洲烈士先進事跡的宣傳活動,激發正義感,弘揚正能量,讓堅守信念、勇當先鋒的大別山精神薪火相傳。

人物資料

李道洲生前系空降兵某旅直升機團場站汽車連七班班長。2018年3月3日下午,武漢市洪山區梨園街道東湖花園小區二期一居民樓內發生火災。李道洲3次沖進火場救人,先后與他人共同救出2人后,在救第3人時壯烈犧牲。他用生命詮釋了80后的責任和擔當,詮釋了青年軍人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

(原標題:鄉親捐百萬助“烈火英雄”子女,光山縣設立“李道洲烈士子女助困基金”,家鄉各界人士紛紛捐款)

    責任編輯:謝寅宗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云安县| 瓮安县| 西丰县| 瑞丽市| 常山县| 镇巴县| 社会| 泰来县| 广丰县| 吉木萨尔县| 吉隆县| 博野县| 冷水江市| 沾益县| 日土县| 香格里拉县| 科技| 平南县| 兴宁市| 安陆市| 蒙阴县| 溧水县| 龙泉市| 大洼县| 双桥区| 花垣县| 石景山区| 聂拉木县| 望都县| 咸丰县| 兰溪市| 平顺县| 洛扎县| 神农架林区| 五台县| 隆德县| 墨竹工卡县| 介休市| 武陟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