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將建設新興金融業態監測分析平臺,推動信貸信息共享
4月2日,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央行上海分行、上海銀監局聯合發布《關于提升金融信貸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將完善信用基礎設施,建設本市新興金融業態監測分析平臺,推動各類信用信息平臺和信用主體加強信息互動共享。
上海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融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力量,進一步提升金融信貸服務水平是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關注的十個指標之一。同時,進一步提升金融信貸服務水平,對于推動上海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上海國際經濟、貿易、航運、科創中心建設的聯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意見》用較長的篇幅闡釋了上海未來健全金融信用體系,加強信貸信用信息應用所需要做的努力。
對此,上海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完善的信用體系有助于解決信息不對稱,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獲得性。《意見》著力聚焦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和應用等關鍵環節,支持信用服務機構集聚發展,持續推進銀稅互動合作。”
這包括以下五個舉措:
一是完善信用基礎設施。加快推動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升級優化。推動動產融資統一登記系統、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建設,出臺融資租賃業務登記查詢辦法。建設本市新型金融業態監測分析平臺,支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不斷完善功能。
二是推動信貸信息共享。推動各類信用信息平臺和信用主體加強信息互動共享,便利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推動上海企業電力欠費、公積金繳存等非銀行信息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繼續推動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對接。
三是加強信貸信息應用。引導金融機構推出與客戶信用狀況和評級相結合的融資授信服務,對誠信守信的企業和個人在授信額度、授信成本、還款方式等方面給予優惠和便利。推動金融領域產生的信用信息在行政管理、生產經營、交易談判等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開發和使用。
四是支持信用服務機構發展。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資信評級、商業征信等信用服務機構。支持在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開展企業征信備案的信用服務機構申報“上海金融創新獎”。
五是持續推進銀稅互動合作。推動本市稅務部門與金融監管部門、銀行業金融機構深入開展“銀稅互動”,為企業提供覆蓋信貸業務全流程,貫穿貸前、貸中、貸后全環節的銀稅互動產品。
《意見》還指出,下一步要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依法設立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放寬銀行業對境外金融機構準入限制,提升外資金融機構的信貸服務能力。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在滬設立金融機構,完善面向“一帶一路”的信貸服務體系,為“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提供優質高效金融服務。
在今年3月的G20峰會上,時任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正在積極采取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推動金融部門開放。未來,中國將繼續支持多邊主義,在開放中加強與各方合作。
在推動金融信貸服務健康發展的問題上,上海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分發揮上海金融綜合監管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完善金融綜合管理試點,探索功能監管。不斷規范金融監管行為,探索建立聯合檢查和綜合執法機制,降低對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的影響。全面落實金融監管責任制,嚴格執行執法責任追究機制,維護公平競爭的金融信貸營商環境。”
下文為《意見》全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