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沙湘江樞紐海事處窩案細節(jié):“進貢”的運輸公司獲“照顧”
3月末,位于長沙的湘江樞紐,過往的船舶井然有序。
余建新是一艘湘江貨運船的船長兼駕駛員,30多年以船為家。
他告訴記者,之前這里的船只過閘秩序混亂,最嚴重的時候在水上堵了十幾二十天,給他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如今,通航過閘程序規(guī)范、秩序井然,不僅能多跑幾趟船,還可以多一點時間與家人團聚。
長沙市紀委監(jiān)委負責人介紹,這樣的轉變,源自去年長沙在開展公職人員違規(guī)參與涉砂等經營性活動專項整治中,對一起違紀違法窩案的查處。
“過黑閘”“掛飛單”,通航亂象遭實名舉報
“有好多貨就要給好多錢,一船貨是2000塊錢,不給錢就過不成。”
2017年6月15日上午,一個實名舉報電話打向長沙市紀委,直指湘江樞紐海事處公職人員收受他人財物、參與砂石經營運輸等問題。
接到舉報后,長沙市紀委迅速組織分析研判,成立調查組,對舉報問題進行核查。
湘江樞紐海事處成立于2012年7月,是長沙市地方海事局的派出機構,主要負責湘江樞紐庫區(qū)水域的通航安全監(jiān)管、海事行政執(zhí)法、通航組織調度、船舶規(guī)費征收等的監(jiān)管工作。
由于該案涉及水域較廣、涉及人員范圍較大,紀委一方面先從外圍進行調查,包括在湘江通航過閘的船老板們,另一方面現場勘查海事處上游執(zhí)法隊和下游執(zhí)法隊,以及湘江樞紐調度室等。
經過一段時間摸排后發(fā)現,舉報人所稱不虛,“過黑閘”、“掛飛單”……種種亂象清晰地浮出水面。
湘江樞紐是船只來往湘江上下游經過長沙的必經通道,按規(guī)定每艘船須完成掛單、安檢等檢查手續(xù),方可排隊依次過閘。對船主們來說,通關時間直接關系到航運業(yè)務收益。
然而,很多船主反映,只要是向海事處工作人員送了“好處費”的船只,就可以獲得通航“特權”,正常情況下過閘需要好幾天的時間,不少船舶卻能當天往返;而不懂“套路”、不送“好處費”的船主,有的竟要等待10多天才能過閘。
“此道歸我管,留下買路錢”,“水耗子”這種違紀違法行為在此頻頻上演,讓船主們苦不堪言、滿腹怨氣。
入干股、當“老板”,13名“水耗子”被嚴查
“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決不能含糊!”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要求市紀委迅速出擊,還湘江一片寧靜。
經過細致調查,幾個“核心人物”進入到紀委視線。2017年8月30日,長沙市紀委發(fā)布信息,市地方海事局湘江樞紐海事處原處長李麗君、原副處長杜建國、下游安檢隊長熊建斌、執(zhí)法隊隊員劉宇等五人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
紀委抽絲剝繭、步步深入,李麗君等人大搞權力尋租、大肆玩弄“潛規(guī)則”的違紀事實水落石出。
2013年至2017年期間,李麗君、杜建國、熊建斌等人多次收受管理服務對象和下屬的紅包禮金、收受他人財物。市地方海事局執(zhí)法大隊工作人員胡志明一方面收受船主們的錢,另一方面又多次送錢打點同事,為從事水上運輸的家人謀求便利。
“更有甚者,一些運輸公司按所謂收費標準,給海事處工作人員‘進貢’,以公司為單位,每月向海事處正式職工每人支付5000元,臨聘人員每人2000元。”該市紀委監(jiān)委第二紀檢監(jiān)察室副主任劉昊敏介紹,收人錢財后,自然就在過閘、安檢等環(huán)節(jié)給予關照,通航安全監(jiān)管、組織調度等職權一度變成這些“水耗子”的“搖錢樹”。
除了出錢“打點”的船只外,還有一些船只關系更加“深厚”。經查,李麗君、杜建國、胡志明等人,以占干股的形式參與砂石船舶經營運輸,他們既不出資,也不參與實際經營,只需利用職權打招呼,讓相關船舶違規(guī)、快速過閘。
2014年到2015年4月期間,個體經營戶孫某先后租下兩條自卸駁船從事砂石運輸業(yè)務,他與李麗君約定,船只的租金、經營管理等所有開支都由孫某負責,李麗君在這兩條船過閘和安檢時予以關照,收益兩人平分。此后,孫某以現金的方式,分多次分給她巨額“好處費”。
2012年至2013年,杜建國、胡志明以入干股的形式與船老板陳某等人租賃三條船從事砂石運輸,負責船在過安檢的時候“開綠燈”,陳某通過胡志明送給杜建國“好處費”幾十萬元。
不僅入干股,他們還搞起合伙經營,對“自己的船”關照有加。2016年開始,李麗君與某航運公司負責人合伙從事運輸船經營,投資了該船第一個月的租金8萬元,個人從中獲利上百萬。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杜建國、李麗君、胡志明、陳某四人合伙經營卸載船,杜建國、胡志明從中獲得巨額利益。
劉昊敏介紹:“截至2月上旬,共查處海事和水務系統(tǒng)嚴重違紀違法人員13人,11人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嚴肅整改,47人主動交代問題,通航秩序煥然一新
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湘江樞紐海事處,從處長、副處長到一般工作人員集體“陷落”貪腐,影響之惡劣、教訓之深刻,發(fā)人深省。
1月26日,報經省紀委和市委后,長沙市紀委監(jiān)委專門組織召開市地方海事局警示教育暨寬嚴相濟大會,通報相關案情,與會人員深感震撼、深受教育。目前,已有47人主動交代問題,上交相關違紀款490多萬元,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長沙市地方海事局針對該案查處中暴露出來的監(jiān)管漏洞,展開全面整改,著力完善通航管理制度,優(yōu)化通航工作流程,規(guī)范通航管理秩序。將湘江樞紐海事處全體人員進行輪換,局黨委班子帶隊多次開展明察與暗訪結合的執(zhí)法檢查。“用長沙湘江樞紐海事處的鮮活案例教育警醒大家,加強執(zhí)法隊伍建設,嚴格監(jiān)督管理,全程接受社會監(jiān)督。”長沙市地方海事局黨委委員柳英平表示。
同時,充分運用湘江船閘智能通航調度系統(tǒng),船主可以通過手機應用遠程申報過閘,現場執(zhí)法人員對到錨船舶按序進行安檢,安檢合格后由申報員向調度系統(tǒng)上傳相關信息,系統(tǒng)后臺程序自動生成過閘船舶順序。
如今,“風暴”過后,風清氣朗。申報狀態(tài)、船舶過閘排隊順序、船舶調度計劃、水情氣象信息等全部公開透明,通航效率和公平性得到極大提高。
“沒看到‘過黑閘’了”、“現在過閘流程快多了,我們隨時可以看到自己船的進度”、“執(zhí)法檢查也都很規(guī)范”……繁忙的湘江航道上,船主們切身感受到一系列可喜的變化。
(原題為《“過黑閘”、“掛飛單”,入干股、當“老板”,長沙湘江樞紐海事處窩案讓人觸目驚心———查處“靠水吃水”窩案,還湘江一片寧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