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完孩子后全身疼,醫生說是產后風濕,該怎么治療?
原創 韋尼醫生 韋尼醫生

產后風濕,亦稱“產后身痛”、“產后痹”、“月子病”,是一種中醫病名,在西醫學中尚無與其對應的具體疾病。中醫學認為,產后風濕發病原因多為產婦產后氣血不足,不能抵抗外邪,風、寒、濕等致病邪氣侵襲經絡,痹阻氣血運行而導致。

產后風濕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病情輕重程度不一,常見的有全身多處肌肉關節怕冷、怕風、疼痛、酸脹、沉重、麻木等癥狀。由于缺少特異性理化檢查,其臨床表現更多為患者自身主觀感受,因此西醫學對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中醫學早在唐代就對本病有所記載,在治療上具有豐富的經驗。一般而言,產后風濕多采用內外治結合的治療方法。

對于病情較輕的產后風濕患者,如僅表現為身體的部分關節肌肉怕冷、怕風,而疼痛不明顯者,因其體內氣血尚充足,可單采用外治法促邪外出。如可選取具有溫經散寒、疏風祛濕、通絡止痛的中草藥,如艾葉、透骨草、威靈仙、干姜、附子、雞血藤、紅花等,進行中藥泡洗、中藥熱敷、中藥熏蒸等治療,或還可采用針刺、艾灸等外治法激發體內陽氣,疏散體內風寒濕等邪氣。

對于病情較重的產后風濕患者,單用外治法療效有限,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藥物扶助體內氣血,從根本上增加機體抗邪能力,在此基礎上再配合外治法促邪外出,標本兼治。

對于病史長久的產后風濕患者,除應堅持內外治結合治療外,還可以在每年的三伏天進行穴位貼敷治療,即“冬病夏治”。因為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極旺的時候,此時人體內的陽氣也處于最為充盛的狀態,此時進行穴位貼敷治療最易刺激穴位、激發經氣,是溫煦陽氣、驅散寒邪的最好時期。

此外,對于病史長久的產后風濕患者,還可采用藥膳治療。因藥食同源,很多食物也是藥物,如小米、大麥、山藥、枸杞、紅棗、豬肝、烏雞、桂圓等,可以熬粥、煲湯、做藥酒等,在日常飲食中進行治療。
產后風濕患者的日常飲食要符合以下的原則:即不但要吃得有營養,而且還要合理搭配,營養平衡。

我們知道產后風濕的病因根本在于產婦體內氣血虧虛,不能抵抗風、寒、濕等致病邪氣,因此產后風濕患者一定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富含養分的類食物,如米粥、面條、饅頭、雞蛋等。
中醫學認為藥食同源,無論是大米、小米,還是大麥、小麥等均具有溫中補虛、益氣養血的作用。對于雞蛋,《本草綱目》記載其能益氣補血,尤其以蛋黃補血功效為佳。由此可見產后風濕患者可以將米粥、面條、饅頭、雞蛋等這一類食物作為日常主食。

主食確定好了,下一步就需要搭配一些輔食,同樣需要選擇一些易于消化又富含養分,具有益氣補血作用的食物,如紅棗、豬肝、烏雞、桂圓、紅糖等。這一類食物量不用很多,可以和主食搭配在一起食用,增強益氣補血的功效,如紅棗小米粥、豬肝粥、桂圓粥、烏雞湯煮面條、紅糖雞蛋等。
由于上述主食及輔食都具有益氣補血的作用,總體來說性味偏于溫熱,長期服用有溫燥傷陰的弊端,容易使產婦出現便秘、燥熱等不適,為了避免這一弊端,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蔬菜一起食用,如小油菜、胡蘿卜、西紅柿、黃瓜、油麥菜、茄子、冬瓜、青筍等。

產后風濕患者在日常飲食中還需注意一些細節及禁忌,如夏季避免食用冰鎮的水果,冬季進食水果時可以把水果切塊,用開水過一下,防止太涼,可以多吃一些溫熱性的水果如葡萄、龍眼、櫻桃等。產后風濕患者應該避免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可以進一步耗傷本來已經虛弱的氣血,同時還容易滋生體內的寒濕,加重病情。
END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