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賽艇如何走進百姓家?這是一位業余選手的故事
【編者按】
上海是中國賽艇運動的發源地。
1852年,黃浦江上舉辦了中國第一場賽船會。100多年后,蘇州河迎來了上海賽艇公開賽。
沿著蘇州河4.2公里黃金水道逶迤向前的“上艇”,不僅折射了一項運動的歷久彌新,更是上海城市發展與河道治理成績的絕佳展示窗口,詮釋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
未來,“上艇”將成為世界頂尖的標桿賽事,推動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助力上海提升“世界影響力能級”。

在上艇賽事中,俱樂部代表隊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些參賽選手既非現役的專業運動員,也非高校學子,都是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職場人士,但他們,恰恰最能代表市民在這項運動中的參與度。
2022上海賽艇公開賽期間,澎湃新聞記者特意走訪了俱樂部代表隊的選手。這些愛好者愛上賽艇的過程,也正是賽艇這項運動逐漸走進更多人生活的體現。

要個人能力,也需要團隊精神
齊鵬程供職于互聯網健身行業,同時也是上海劃然賽艇俱樂部的一員。在30日的比賽中,他和隊友們一起獲得了混合八人單槳有舵手俱樂部組500米沖刺賽的第四名。
談到自己和賽艇的緣分,齊鵬程表示這得益于校園生活:“我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入學第一天就被老師相中,他說你個子那么高,干脆來賽艇隊吧。”
雖然起初有些被“拉壯丁”的意思,但接觸到賽艇后,齊鵬程就深深地迷上了這項運動,即便畢業后走向社會,他也一直沒有放棄賽艇。
關于賽艇的魅力,齊鵬程直言不諱:“這項運動需要個人能力,但更強調團隊的默契配合,拿我們八人單槳比賽來說,8個50分的隊友在一起,可以干掉6個100分加上2個20分的組合。”
“就像木桶原理一樣,成績不取決于你的最長板,而是取決于最短板,參與這項集體運動,可以找到很多像你一樣(講究團隊精神)的人,收獲到友誼。”

在劃然賽艇隊,每位選手日常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有的人做金融,有的人做IT,還有的人在讀書,大家行業和崗位不同,因為共同的愛好而走到了一起。
據齊鵬程介紹,由于俱樂部位于朱家角古鎮,距離市區有四五十公里,平日大家忙于工作,很難聚在一起。但每逢周末,隊友們都會花上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去俱樂部合練,幾乎雷打不動。
門檻不高,但需要水域條件
目前,賽艇在國內尚屬于小眾運動,在很多人看來,這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輕松掌握要領的項目,對此,齊鵬程也為大家做了科普。
“即便是一個沒有任何運動基礎的人,也不用擔心賽艇有很高的門檻。打個比方,一個純純的‘小白’如果一周能夠練上四五次體能,然后有兩三次上艇機會,半年左右就能達到我這樣的技術水平……”
攀談間,齊鵬程拿一位隊友舉了例子,“她今天拿到了女子單人艇的第二名,其實相當于俱樂部組的第一名了,因為第一名是從專業隊退下來的選手。”

“我們這位隊友個子也不高,也不是特別壯,但經過自己三五年的努力訓練,已經達到了接近專業運動員的水準。”
齊鵬程認為,賽艇是一項適合任何年齡段人群參與的運動,如果要說門檻,他覺得主要來自于水域條件的限制,“水上運動嘛,肯定得有一條河,在市中心平時很難找到這樣的訓練場所。”
“上海的賽艇俱樂部基本也都在郊區,這意味著你去一次俱樂部會有比較大的時間成本,另外就是資金投入,加入俱樂部會收取相應的會員費,每年差不多得幾萬塊錢。”
項目普及,高校是切口
如何讓賽艇從小眾走向普及?從個人經歷出發,也考慮到當下上海各高校的實際情況,齊鵬程認為這項運動發展的切入點會在高校。
“以我的母校西安交大來說,每年都會培養幾十到上百名賽艇選手,一年接觸到賽艇運動的人,包括學生和教職工加在一起能有上千人,這批人中有相當比例在走出校園后依然會參與賽艇運動……”

“在校園里就接觸到賽艇運動是很幸福的,現在上海很多高校都組建了賽艇隊,比如同濟大學在嘉定校區里就有一條河道,每天都可以訓練,雖然他們的校隊成立時間不長,但成績已經非常好了。”
齊鵬程以一個過來人的視角,講述了一個普通人參與賽艇運動的故事,采訪結束時,他也對所有對賽艇抱有好奇和興趣的人發出了邀請。
“現在開始就加入我們,跟著我們一起練,說不定明年你就可以參加上海賽艇公開賽。”
賽艇運動正在被更多人了解,像上艇這樣全球頂尖賽事的舉辦,對于這項運動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齊鵬程對于上艇的未來也憧憬無限:“期待上海賽艇公開賽能夠像上海馬拉松一樣,成為這座城市的體育金名片,也希望有更多的民間愛好者成為我們中的一員。”

賽果播報:
10月30日,2022上海賽艇公開賽落下大幕,在500米城市沖刺賽環節中,高校組、俱樂部組和專業組經過激烈PK,產生了各個組別的名次。
其中,BLUE賽艇隊的桑立辰獲得男子單人雙槳俱樂部組冠軍,上海花木賽艇隊皇甫玉娜獲得女子單人雙槳俱樂部組冠軍。
海洋大學獲得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高校組冠軍,同濟大學獲得混合八人單槳有舵手高校組冠軍,江西深潛獲得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俱樂部組冠軍。
沈陽清泉盛京獲得混合八人單槳有舵手俱樂部組冠軍,上海隊獲得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專業組冠軍,山東山禾獲得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專業組冠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