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大游戲課教師回應質疑:游戲危害可討論,談虎色變難解問題

這個學期,北京大學新增了一門面向全校的選修課——《電子游戲通論》。一個月以來,原定每堂120人的名額爆棚至近200人。
國內頂尖高校開設游戲課,爭議也隨之而來:有學者提出將電子游戲課程引進大學校園,要注意風向標問題,甚至堅決反對游戲產業進高校。
課程開設者、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副教授陳江近日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稱,游戲業的發展無可阻擋,在北大開設電子游戲相關的課程,讓在校生能較清晰地了解電子游戲的發展規律、認識到開發和運營游戲所需的要素、理解這個業界的風波和存在的問題,從而慢慢培養起成熟健康的游戲觀,是一個嘗試、一種必需,意味著勇氣和挑戰。
“電子游戲產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考驗。游戲的危害性是可以公開討論的問題,談虎色變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标惤M谱髡n程的教師和參與的企業,投入誠心和更多耐心。
“高校開設游戲課程很有必要”
《2017年中國游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游戲行業整體營業收入約為2189.6億元,同比增長23.1%,游戲用戶規模達到5.83億人。

“電子游戲確實影響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其中得到很多很多的愉悅、挫折、斗志和懊悔。”陳江說,隨著游戲行業的迅猛發展,未來在校生都有機會進入游戲行業或者從事相關工作,在學校開設與之有關的課程相當有必要?!艾F在國內很多地方對游戲諱莫如深,但是在國外這已經成為很大的培養領域?!?/p>
此前,全國已有不少高校關注到游戲行業發展產生的現實需求,相繼開設了與游戲業相關的專業與課程。2016年,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疲I目錄》,13個新增專業中就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早在2010年,中國傳媒大學就開設了數字游戲設計專業。今年,上海體育學院播音主持專業(電競解說方向)也正式招生。
相較于這些旨在培養游戲美術、程序開發、策劃、運營、節目制作等游戲業專業人才的專業,陳江將《電子游戲通論》申請為一門面向全校的選修課。對于網絡上一些“可以名正言順打游戲”的評論,陳江表示,“這門課并不是培養學生玩電競的”。
年輕時就愛玩游戲,以至于拿到北大保送名額的第二天就跑去買了游戲機,上大學之后又去了游戲公司做兼職。這些年陳江保持著對游戲行業的關注。在設計課程體系時,他參考了國外相關專業的課程內容,在有資料可循的前提下力求覆蓋面的廣泛?!拔业牧隹赡軙咭稽c,因為無論學生去政府、媒體,還是教育等行業,有更多的人未來多多少少會跟游戲有一點交集,而不僅僅是說培養去游戲公司的人才?!?/p>

根據安排,授課內容囊括了發展史、職業體系和崗位職責、設計流程、網游、手游、開發工具、用戶體驗、未來技術、電子競技等十多個方面,而學生也需要提交游戲的設計文檔、管理文檔、游戲評析作為課程作業。為保證專業性,陳江還專門邀請了北大心理輔導中心的同事來主講電子游戲涉及到的人性、倫理道德、成癮與克服等問題。

同時,這門課程也加入了與企業的合作。國內的幾家大型游戲公司不僅為課程提供了一些內部管理、營銷、研發的案例和文檔素材,在游戲運營、用戶體驗等方面,企業高管也來到校園與學子授課互動。
這為陳江增添了信心。“企業對課程是有正面促進作用的。我希望他們到課堂上講講實際的難處,在課堂上做比較深入的探討?!标惤嬖V澎湃新聞,開課后,有更多游戲業從業者,包括一些北大校友也提出愿意來課堂分享交流?!安煌髽I各自的角度不同,只要適合這個課程的主旨,能讓學生看得更全面,我都是歡迎的?!彼硎?,將來還有可能邀請少數同學近距離觀察電競賽場。
花半周備課兩課時,教室爆滿
陳江今年44歲,1991年進入北京大學就讀無線電電子學系。北大博士畢業后,他留校任教至今,昵稱“呆呆”。他的學生說,呆呆老師授課風趣幽默,很受歡迎。除了《電子游戲通論》,這學期陳江的課還有電子線路、計算機媒體、創新工程實踐等七八門,而《電子游戲通論》的備課花費了他頗多心力。他告訴澎湃新聞,一周兩小時課時,每一堂課前后需要三天半到四天來匯集資料、整理大綱、制作課件。
最初陳江本打算只面向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學生開一門60人的小課,但寫申請書時,他“愈發覺得應該讓更多的學生去了解”,就改為了面向全校的選修課,人數也上調到了120人。
沒想到,第一次上課就來了160多人。為了滿足學生要求,陳江找到教務處,把人數上調到150人,同時更換了180人的大教室。即便如此,接下來幾周的課也總有人找不到落腳地。課程的微信群人數也達到了290以上。而來聽課的,約八成是男生。
3月下旬,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生王子辰(化名)對澎湃新聞說:“每次上課人都很多,18:40的課,18時到都沒座位了。我已經三周沒地方坐了。”在他眼中,陳江在課上既有“學者的態度”,又有“游戲玩家的輕松詼諧”。
“我對具體崗位、游戲設計文檔、游戲類別、制作方式都有了解,體會到游戲產業是需要匠心的事業”,同樣是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生的林敏(化名)說,想要通過網絡或者書來了解電子游戲都不太全面,而這門課做了系統地梳理,方便理解。
陳江對課程的火爆感到欣慰又鼓舞?!氨贝蟮膶W生其實蠻挑的,能讓他們很積極地提前一個小時來教室占座,還很踴躍地上課,老師是很高興的。”與此同時,他也有了壓力,“尤其后面的課還沒有準備好”。
王子辰認為,電子游戲產業已經成為當前娛樂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我們對游戲是支持還是反對,終究不得不面對它。與其對一個并不了解的事物動輒予以‘精神毒品’的評價,不如先走進它、了解它,才有資格去評價它?!?/p>
開課一個月以來,陳江也發現,大部分學生對電子游戲的思考并不深入。“大部分同學也就是多少玩一點游戲,也沒有想更多的。有少數同學在考慮做游戲,但是我見過的很多離真正具備能力還差得太遠。”不過,這也正體現出了課程存在的價值。
回應質疑:游戲危害性可以公開討論
北大開設游戲課的消息也引起了各界再次對電子游戲行業的探討。近日,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針對此事接受央廣網采訪時表示,將電子游戲課程引進大學校園,要注意風向標問題,并提出堅決反對游戲產業進高校?!耙欢〞泻⒆右愿咝6奸_了這樣的課等相關理由拒絕‘放下游戲好好學習’的規勸,或者誤認為玩游戲就是學習,更加變本加厲沉迷其中。有些模仿游戲競技選手、有些沉迷游戲直播,荒廢學業,最后一事無成,成為社會棄子?!?/p>
29日,陳江針對這一觀點回應表示,游戲的危害性是可以公開討論的問題,談虎色變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我們甚至可以開課來討論電子游戲的危害性以及怎么應對、從哪個角度去研究,但為什么說起電子游戲就閉口不談?這策略不見得正確?!?/p>
電子競技領域目前處于黃金時期,學生玩家占據著很高的比例。理性看待游戲本身,陳江不回避青少年在電子游戲中出現的沉溺成癮、暴力傾向、難以區分虛擬與現實等負面影響?!斑@是很大的一個問題。嚴肅地說我是認同這種可能性存在的。”但他有一種使命感,要讓同學知道游戲到底是什么:有好玩的地方,也有很多問題。
“不論是熱衷喜愛、是冷眼旁觀、是諱莫如深,還是各種抗拒,電子游戲都正在成長為娛樂行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标惤f,“電子游戲制造出的虛擬空間讓人憑空產生了很多快樂,此前在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但他也承認,從玩家的角度,靠電子游戲獲取更多的精神內涵是比較不靠譜的?!暗谖铱磥?,娛樂、釋放情緒、發泄過剩的爭斗心、社交等是電子游戲的作用。游戲天生就將充當一個社會的巨大緩沖的角色?!?/p>
電子游戲產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考驗。陳江希望制作課程的教師和參與的企業,在游戲教育中投入誠心和更多耐心。“希望這門課能演化為一個好的開端。要讓這個產業能扛起娛樂業的大旗,成為人類的福祉,就需要無數有視野、有想法、有擔當、有能力的年輕人的理性與努力,引領他們在這個洪流中搏擊浪潮,而不是置身事外,隔岸觀火?!?/p>

對話:
澎湃新聞:目前來看,企業介入高校的課堂有什么弊端?
陳江:企業的天性是贏利,這就和學校的建設、教學有很大的格格不入。例如,企業做完一個決策沒有達到預期立刻可以停下來,但是教學則必須有延續性。從道德來講,教學的目的起碼是對人才的培養,有著更高遠的社會責任感,因此可能就與企業盈利的目標有矛盾。企業有企業行為,學者按學者的準則來行動。就像這次的合作,在北大開課對于企業有正面效益,企業就會加以推廣,雖然略微有點不快,但這就是企業行為,他們也需要做他們的事情。
澎湃新聞:能舉例談談你發現的當前電子游戲中對青少年產生的問題嗎?
陳江:我曾提過,游戲應該讓人清晰地辨識虛擬與現實,讓人很快能脫離。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擬真類游戲,和現實世界關聯性無限接近,會讓人容易產生錯覺,提高風險。還有,大部分游戲有一個存盤的功能,習慣之后,有人就會把游戲的習慣帶入現實的性格中。比如,以為任何事做錯了就可以重新來過。這是一種非常惡劣的世界觀。另外,有一個游戲生命力問題。電子競技和傳統競技一大差別就是始終在變。想讓一個選手靠一款游戲成就一生的職業前途太難了。玩得再好,規則一改,可能就要從頭再來。即使是世界冠軍的家長,除了以孩子為榮,也會擔心10年之后孩子的未來。
澎湃新聞:電子游戲行業發展的現狀如何?為何說游戲研發之路還未走上正軌?
陳江:我認為,現在絕大部分的制作游戲的公司、團隊還遠沒有制造一個游戲就能很好地持續吸引玩家的能力,所以他們不斷在努力深入把握玩家心理、追求、活躍用戶、轉化率和購買率。對多數企業來說,目前正慢慢走上成功商業的軌道,但還沒掙到足夠多的錢。在這種條件下,讓所有企業都去考慮社會效應、道德建設,太難了。但是,一個成熟的行業應該有自己的底線。在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和其他各界也在思考研究,逐步會擬定出一條紅線。看起來,未來游戲產業的完善會在支持方和反對方不斷斗爭,各方角力中不斷修正。
澎湃新聞:針對電子游戲與青少年健康成長之間的問題,企業是否應該多承擔一些責任?
陳江:還是多管齊下。企業要有道德和良心,有做成百年老店的覺悟才會考慮長遠,而不是不顧一切只考慮這兩年的財報。政府也需要努力。比如這次兩會有人大代表提出的建立游戲分級制度,也是一種對策。更關鍵的,也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從國家層面去設立游戲的總的入口,建立紅線,就像西方國家18歲以下不售酒一樣。同時,政府還要考慮完善監管體系和研究機構、改善教學方法。家長也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此外,輿論、媒體也需要共同發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