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巴州林草局答“解決狼害”:當前防御為主,正調查是否需種群調控
據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網站消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答復自治州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多位代表《關于協調組建專門力量解決狼害保護牧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建議》稱:國家對狼的保護已提升了法律高度;因尚無資料和報告顯示狼群數量已經達到需要種群調控的程度,自治區林草局目前沒有同意核發特許獵捕證;巴州林草局正在組織專業團隊開展調查,摸清狼的種群數量,科學評估是否達到種群調控程度。

2017年8月1日,新疆巴音郭楞,巴音布魯克草原繁花似錦。視覺中國 資料圖
2021年2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聯合公布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同原《名錄》相比,狼等474種(類)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前,狼屬于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調整后,對其保護提升了法律高度,不得隨意獵殺。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因科學研究、種群調控、疫源疫病監測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獵捕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向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需要獵捕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第十九條規定“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在答復中表示,狼具有領域性,通常都在其領域內活動,狼群之間的領域范圍不重疊。通常群內個體數量若增加,原有領域范圍無法提供充足食物時,為覓食問題會擴大活動范圍,向牧民居住區域擴張,導致狼群夜襲牧民牛、羊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出現狼襲擊牧民的情況,給牧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答復稱,狼群作為生態食物鏈中關鍵的一環,把控著鼠,兔等動物的數量,通過捕食其中活力低下的個體,保證種群的整體健康。歷史經驗表明,打破生態平衡,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因尚無資料和報告顯示狼群數量已經達到需要種群調控的程度,狼作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自治區林草局目前沒有同意核發特許獵捕證,需由自治區審批,當前全疆野生動物致害預防措施主要以防御為主。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表示,下一步,我們采取以下措施:
1,巴州林草局正在通過項目資金組織專業團隊開展包括狼在內的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通過廣泛收集資源數據,對重點物種開展資源調查,摸清狼的種群數量,科學評估是否達到種群調控程度。
2,2021年自治區已著手制定野生動物損害補償辦法,并征求各地州和相關單位部門意見,但至今還未出臺相關政策。我局將積極向自治區匯報巴州野生動物致害損失情況,推動自治區盡快出臺野生動物致害賠償相關政策。
3,加強安全教育,積極主動防御。積極引導牧民通過加固加高牛羊圈;養殖2-3只得力牧羊犬,并可在牧羊犬脖頸處掛鐵制脖圈防備狼猛撲向獵物后率先咬向獵物脖子舉動;自備木棍驅趕、防御野狼攻擊等,將狼害損失降到最低。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網站消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今年4月答復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代表建議時透露,2021年8月,自治區林草局根據調研結果,組織專班起草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征求意見稿)》,先后兩次向全區野生動物專家學者、13個自治區有關廳局、14個地州市林草局征求意見建議,經過系統梳理、逐條研究,并進行了多輪修改,形成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送審稿)》,已報送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網站介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巴音郭楞”為蒙古語音譯,意為“富饒的流域”。巴州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全州行政區劃47.15萬平方公里,占新疆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地級行政區。巴州自然資源呈現多樣性,動植物資源豐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