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下19層的車庫!上海首個地下垂直掘進智能機械停車庫開工
上海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又有新進展。
10月28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道路運輸局獲悉,當天,上海首個利用地下垂直掘進施工工藝建設的智能機械停車庫——靜安區大寧街道058d-01地塊地下公共停車庫正式開工建設,并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建成和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共停車場是上海首次試點超大直徑豎井建設技術的停車場庫,比普通地面停車庫更加節省面積,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困擾周邊小區多年的停車矛盾。

停車庫建成效果圖 本文圖片 上海市道運局供圖
該項目利用待建綠地的地下空間,采用裝配式豎井垂直掘進技術,計劃建設兩座地下19層的智能機械停車庫,共計提供304個停車泊位。這次單個豎井開挖直徑為23.02米,深度約50.5米,地面占地面積僅為286平方米,極大提高了土地空間的復合利用率。
該車庫地面共設置8個出入口,地下為鋼結構停車層,運用托盤式停車搬運,建成投用后可通過“上海停車”APP實現自助預約存取車服務功能,平均單車存取時間約90秒,滿足高峰時段的存取車要求。
該項目是上海以及靜安區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示范項目。由于上海土地空間資源有限,交通管理部門積極探索推進集約化高效利用土地空間資源的新型智能機械車庫建設,針對這一新項目不同以往的綠地結建、土地出讓、規劃審批、建設管理等核心關鍵問題,積極會同規劃資源、綠化市容、建設管理等部門開展推進協調和會商研討。
針對這一新項目在本市首次試點的超大直徑豎井建設技術,交通管理部門邀請行業專家組成技術攻關團隊,對關鍵技術重難點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研究、驗算、論證,確保項目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上海首個地下垂直掘進智能機械停車庫開工
靜安區交通委表示,該項目的開工建設,充分體現了創新突破、轉型升級的發展理念,為積極呼應市民不斷增強的停車需求,以及破解土地空間資源受限的困局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在靜安區試點為后續公共停車設施的建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設施和運行監督處負責人朱華勇介紹,該項目對上海停車難綜合治理以及停車設施建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上海開展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2年來,已累計創建127個停車治理先行項目,開工建設1.75萬個公共泊位,緩解了不少老舊小區和醫院的停車矛盾。接下來,在“十四五”期間,上海停車行業將進一步探索建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機制,加強垂直掘進、自動搬運機器人等新型智能機械停車設施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提升停車行業智能化、數字化、標準化服務能級,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停車服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