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出家12年的北大數學天才,還俗后出現在直播間

下山還俗后的數學天才柳智宇,再一次上了熱搜。
這次,他開始“賣課”了。
此前,有多家媒體報道,出家12年的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還俗后“賣課”,一夜漲粉8萬。
以柳智宇為核心與賣點的心理培訓課程為網絡直播課,報名費用從980元到4980元不等。
從柳智宇的微博上可以看到,他目前在華夏心苑咨詢中心就職,提供情感、人際、親子家庭等方面的線上咨詢服務。

柳智宇在最近一次采訪中表示,回到世俗社會,他已經做好準備。
“我的欲望很低,我一個人怎么樣也能活,最差吃低保,下碗幾塊錢的面條也能活。創業會量力而為,盡可能保護好自己的發心。”
“在商言商,我們也要養活自己,發展下去,但我也不想賺很多錢,只希望身邊的小伙伴們都能過得開心幸福就夠了,錢不應該是人生的目標。”

都說北大兩大制高點,韋東奕,柳智宇。
和韋神一樣,柳智宇這個名字,也曾轟動一時。
柳智宇曾以滿分摘得國際數學奧賽金牌,22歲保送北大,獲麻省理工大學全額獎學金。
這樣的數學天才,卻在人生最該嶄露頭角的時候,毅然去了龍泉寺,成為一名出家僧人。
一舉震驚世人。

12年過去,曾經備受矚目的柳智宇選擇徹底還俗,重新融入到社會中。
他的鋒芒完全消失了,看似泯然眾人矣。
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是什么改變了這位傳奇人物的人生軌跡?
01
直到今天,柳智宇的相關詞條下,關鍵詞仍是“數學天才”。
1988年,柳智宇出生于湖北武漢。
母親是一名工程師,父親是華師一附中的物理老師。
或許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父親不僅在教學生涯中,培養出了多個物理競賽獲獎者,也培養出了一個學習成績拔尖的兒子。
柳智宇的童年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因為性格內向和體弱,他很少與同齡人溝通相處,過著學校、家兩點一線的生活。

父母工作都比較忙,童年時期的柳智宇喜歡遨游在書本中。
漸漸地,他在數學的海洋里感受到解題的快樂,并顯露出了超凡的數學天賦。
憑借優異的成績,柳智宇一路從省重點中學考進華師一附中(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理科實驗班。
在學校里,他的鋒芒很快展露。
剛進學校不久,他就發表了《冪數列求和縱橫引論》的論文,獲得很多數學家的贊揚,還因此斬獲了湖北省的獎項。

2005年,柳智宇高二,已經代表中國隊在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中,以滿分成績獲得金牌。
一戰封神,還被選進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隊。
少年時期的柳智宇,一下子火了。
第二年,柳智宇參加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再次獲得金牌。
“數學天才”的稱號從此在學界傳開,引來橄欖枝無數。

人生的高光時刻,柳智宇被保送北大數學系。
原本,這是柳智宇開啟數學世界的金鑰匙。可進入北大后,他的世界觀卻悄然改變…
曾經他引以為傲的競賽和成績,于他而言,開始變得虛無。
可等到父母發現這一變化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柳智宇毅然決定遁入空門。
02
出家這個決定,并非柳智宇一時的心血來潮。
自小柳智宇便知道六祖慧那句著名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初中接觸到《莊子》中的道家文化,也令他心生神往。
后來柳智宇又從各種經典文學中,悟入儒學和哲學的世界,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喜悅。
在華師一附中的時候,柳智宇已經開始在校報上發表關于對宇宙、生死等問題的追問。
進入北大,又為他提供了另外的機緣。

入學不久,柳智宇加入了北大禪學社和耕讀社。兩個社團都是以研習傳統儒家文化和佛學為主,尋求“心靈提升”。
柳智宇不僅開始頻繁參加活動、去寺廟做義工,并開始長年吃素,人也越發顯得平和。
大學時期,柳智宇出現眼疾,視力急劇下降,加上身體不好,自己一度陷入迷茫。
雖然沒有耽誤學習,在他的心里,卻開始埋下了與佛結緣的種子。

大四畢業前,柳智宇已經申請到麻省理工大學全額獎學金,原本他要走的路應該是攻克世界數學難題。
關鍵時刻,他卻毅然放棄了這個人人稱羨的offer,選擇去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出家。
在龍泉寺,柳智宇這樣的高學歷背景并非個例。北大耕讀社的社團創辦人,2002級哲學系研究生鄧文慶,也在這里剃度出家。

正如世間任何父母看到自己前途光明的孩子要出家,必定都無法接受。柳智宇的父母自然也一樣。
可經過漫長的對話后,出于對兒子的愛,既然無法扭轉兒子的心意,他們只能試著去理解。
2010年,柳智宇一襲僧衣,在龍泉寺出家,法號賢宇。
從此晨鐘暮鼓,只為修行。
這一遁,就是12年。
03
原以為寺廟生活遠離俗世,可以尋解內心歸宿,事實卻并非柳智宇所想。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上山八年,不過換了個圈子。
柳智宇并未尋得內心安寧,反而發現寺廟中越來越多的“塵垢”。
自己辛辛苦苦翻譯了多部經書,終于出版了,署名中卻沒有自己的名字。
寺廟中的高僧竟然還被舉報騷擾女弟子…

寺廟生活八年,柳智宇發現僧人之間的人際關系復雜,做飯、蓋房子也不是柳智宇的強項,他連怎么敲木魚都沒學好。
2018年,柳智宇選擇下山游歷。
以一個僧人的身份行走社會,日子艱苦,時常饑累交加,也讓他感到深深的自我否定。
這一年,柳智宇開始學習心理學,并考取了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證書。
也為他之后的還俗,埋下了伏筆。
04
臨近春節的一天,柳智宇告訴父母自己決定還俗的消息。
脫去僧袍后,柳智宇并不后悔當初的決定。
卸下一身包袱回歸社會,只要內心安定,依然可以潛心做自己。
今年5月,柳智宇在北京一家心理咨詢公司任職。作為事業部部長,帶領十余人的小團隊,開發心理學課程。
有傳聞說,柳智宇加入團隊的時候,公司承諾要給他3萬月薪,卻被柳智宇主動降薪到和其他員工一樣的2萬。
柳智宇自己是這么解釋的:“扣完稅1萬多,我不買房、不買車,更不想生孩子,你說我要那么多錢干啥?還不如多奉獻給大家。”

重新融入社會后,柳智宇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和普通的上班族一樣,為了上班方便,還在公司附近和別人合租了房子。
不僅如此,柳智宇現在還時常去小區的瑜伽館里鍛煉,強身健體,身體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還俗后的日子,比在山上好得多,也更回歸自我了,柳智宇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柳智宇近照
很多人為柳智宇感到惋惜,
如果在2010年的那個夏天,他選擇了赴美讀書… 現在的柳智宇,會不會不在搞直播,而是已經成為解決世界難題的數學家?
這個問題,再也沒有人知道了。
或許午夜夢回的時候,柳智宇也會這樣問自己。
但終究,
他的因和果,都在自己的選擇里,沒有人可以替他做出選擇。
原標題:《和韋神齊名的北大數學天才,出家12年后還俗,并出現在了直播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