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1到10,十個數字回看今年全國兩會
全國兩會閉幕了。在今年的兩會期間發生了好多大事兒、好事兒,你記得哪些?今天,23號小組整理了兩會中的十個數字,一起去看看吧。
1
國家主席首次進行憲法宣誓
3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會議選舉習近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伴隨著主席出場號角,新當選的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從主席臺座席起身,健步走到宣誓臺前站立。
習近平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莊嚴宣誓。
“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國家主席首次進行憲法宣誓。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選舉產生的所有公職人員都在人民大會堂向憲法莊嚴宣誓,成為新中國歷史上首批在全國人代會上進行憲法宣誓的領導人。
向憲法宣誓,不僅是一個莊嚴的儀式,也是彰顯憲法權威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增強國家工作人員的憲法觀念,促進國家工作人員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有利于在全社會增強憲法意識、捍衛憲法尊嚴。
2
通過兩部法律案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經投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這次憲法修改,始終貫穿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精神和原則,是我們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的生動實踐,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生動體現。
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獲表決通過。作為反腐敗國家立法,國家監察法的通過,意味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成果進一步固化為法律制度,是反腐敗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3
三個主席令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共簽署了3個主席令。
3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一號主席令。內容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任命李克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3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二號主席令。內容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
任命韓正、孫春蘭(女)、胡春華、劉鶴為國務院副總理;
任命魏鳳和、王勇、王毅、肖捷、趙克志為國務委員;
任命肖捷(兼)為國務院秘書長;
任命王毅(兼)為外交部部長;
任命魏鳳和(兼)為國防部部長;
任命何立峰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任命陳寶生為教育部部長;
任命王志剛為科學技術部部長;
任命苗圩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任命巴特爾(蒙古族)為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任命趙克志(兼)為公安部部長;
任命陳文清為國家安全部部長;
任命黃樹賢為民政部部長;
任命傅政華為司法部部長;
任命劉昆為財政部部長;
任命張紀南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任命陸昊為自然資源部部長;
任命李干杰為生態環境部部長;
任命王蒙徽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任命李小鵬為交通運輸部部長;
任命鄂竟平為水利部部長;
任命韓長賦為農業農村部部長;
任命鐘山為商務部部長;
任命雒樹剛為文化和旅游部部長;
任命馬曉偉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任命孫紹騁為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
任命王玉普為應急管理部部長;
任命易綱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任命胡澤君(女)為審計署審計長。
3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三號主席令。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于2018年3月2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
四大機構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監察法,賦予了監察委員會法律地位,并明確了其性質和組成人員、職能權限等。
此后,人們熟知的“一府兩院”變成了“一府一委兩院”四大機構。
5
五次開啟“代表通道”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一大創新之舉就是首次設立“代表通道”,共開啟5次。
從3月5日第一批10位人大代表在“代表通道”亮相,到20日的9位代表走到聚光燈前,45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在這里傳民情、表民意,為改革鼓與呼。
6
習近平總書記六次下團組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一共6下團組。
分別是:3月4日,參加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聯組會;5日,參加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審議;7日,在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8日,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10日,在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12日,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7
七常委各歸其位
2017年10月25日,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中,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王滬寧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趙樂際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全票當選為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李克強當選為國務院總理,栗戰書當選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汪洋當選為十三屆全國政協主席,韓正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
至此,七常委各歸其位,拿起了接力棒。這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領導團隊,將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邁向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8
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八個
3月17日,備受矚目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獲表決通過,標志著改革開放40年以來第八次政府機構改革序幕由此拉開。
改革后,國務院除辦公廳外,設置組成部門26個,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
9
“90后”注入新動力
五年前,“90后”全國人大代表只有兩位。今年,“90后”甚至是“95后”已經如雨后春筍般加入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隊伍中,帶來一股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
比如,湖南代表團中,1995年8月出生的鄒彬,是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管理員。1992年6月出生的向偉藝,是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零溪鎮象鼻嘴村大學生村官、村黨支部副書記。
江蘇代表團中,1990年3月出生的李楠楠,是江蘇南通常青樂齡護理院的護理師。1996年3月出生的葉詩文,是我國游泳健將。
貴州代表團中,1990年6月出生的楊昌芹,是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村民,也是赤水市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
10
十個專門委員會
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設立十三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決定,決定設立10個專門委員會。
這10個專門委員會是:民族委員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監察和司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社會建設委員會。
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數量由原先的9個增為10個。其中,社會建設委員會為新增設的專門委員會;原先的法律委員會更名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原先的內務司法委員會更名為監察和司法委員會。
(原標題為《 從1到10,十個數字回看今年全國兩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