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奈飛,全靠亞洲來拯救
“在經歷了艱難的上半年之后,公司正走在重新加速增長的道路上。”奈飛在其財報中說道。

18日,流媒體巨頭奈飛(NFLX)披露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奈飛實現營收79.26億美元,同比增長5.9%;凈利潤13.98億美元,同比下降3.5%,高于市場預期。
今年以來,奈飛訂閱用戶已連續兩個季度呈現負增長,終于在第三季度扭轉了局面,新增訂閱用戶241萬。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143萬來自亞太地區,遠高于其他地區。
目前,該公司共擁有2.23億訂閱用戶,預計今年四季度還將繼續新增450萬。
亞太地區,特別是亞洲市場,會成為奈飛業績的救命稻草嗎?
對此,《華西都市報》記者熊英英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持續不斷的魷魚游戲,能開拓亞洲市場,會讓奈飛的業績換上氣。
但能否活下去,卻要靠另一種魷魚游戲。

奈飛的全球攻略中,亞洲是其當下最需要攻克的市場。
尤其是去年魷魚游戲的影響力,讓奈飛不僅全球收獲了用戶,也在亞洲真正打下了粉絲基礎。
在基本依靠會員付費訂閱的體系下,要攤薄影視劇拍攝、采購成本,擴大用戶數量,尤其是亞太地區不太習慣“美劇”的市場,都是藍海。
但僅僅靠用戶數量,總歸很快遇到天花板。
畢竟全球人口基數在那里。

事實上,在奈飛的大本營美國,也出現了狀況。
Omdia 的最新研究顯示,TikTok已超過奈飛,成為美國35歲以下人群中第二大受歡迎的視頻服務,YouTube則保留了美國 35 歲以下觀眾受歡迎度的桂冠。
而在 35 歲以上的人群中,TikTok 則排在第六位。
奈飛業績的真正破局點,是影視衍生鏈條,形成更多元的付費體系,特別是其近年來并購游戲公司、發力影游互動,都可以看做是奈飛通過IP游戲來擺脫困局的手段。

游戲,更多的魷魚游戲,才是奈飛的生命線。
但開拓亞洲市場,也并非易事。
奈飛在拓展市場上一直堅持本地化,但本地化的難點依然很多,奈飛在亞洲至少面對三大難題:
一來是觀賞習慣的差異,許多美劇爆款在亞太市場只是垂直小眾。
二是文化差異,奈飛的本地化,依然有太多美劇的影子,許多“梗”,亞太地區受眾難以消化,有“閱讀障礙”。
三是本地化成本,針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打造針對性的影視精品,不是不可行、而是成本高昂,且變成全球化爆款難度極大,反而進一步增加成本。
甚至于目前看起來奈飛在亞洲地區做的比較好的,或者說撒錢比較多的好像還是在韓國,其原因也是因為三大難題相對不那么難克服。

韓國的影視工業基礎好,同時韓國的編劇理念和美劇更為接近,這樣的針對地方開發劇集的需求和同一劇集成為全球化爆款目標容易平衡。
自2016年以來,奈飛已投資逾10億美元制作韓語節目,在2016年至2021年期間推出了130多部韓劇。去年9月《魷魚游戲》開播后,在亞太多個國家和地區持續霸榜數周,也是奈飛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非英語系列劇。
事實上,本次奈飛爆發,依然靠的英美風格的劇集。
6月上線的《怪奇物語4》熱度效應持續到整個三季度,9 月底上線的《怪物:杰夫瑞達莫》接棒再次獲得超高觀看時長。

這些,對于亞洲用戶而言,吸引力多少有點弱。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