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造”長二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陸地勘查衛星四號

執行本次任務的長二丁火箭,是該型火箭進入2018年以來的第4次發射,充分驗證了火箭的可靠性與應對高密度發射的能力。同時,這也是中國航天進入戊戌新年后,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
表面看,這是一發普通的火箭和一次常規的發射,但面對高密度發射的考驗和中國航天戊戌年的首發任務,又讓它顯得不普通。

大年初五,當大部分人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中時,執行陸地勘查衛星四號任務的長二丁火箭搭乘專列駛向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出發前,上海航天召開了2018年工作會和運載領域工作推進會,針對2018年高強密度研制發射,批量化生產的新常態,改革與創新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院長代守侖在會上表示,在春節之前召開運載領域推進會就是要固化好的做法,2018年保成功的重點是崗位責任心,對產品實現過程做到精細化管理,在細和實上下功夫。針對保成功,他還特別指出,“要深入開展再識別再檢驗工作,總體部和專業所要拿出落實兩個無限責任的措施,嚴格技術狀態更改,嚴格兩級驗收,精確激勵、嚴格追責問責,細化外包外協管理,對軟件和批次管理高度重視,嚴格歸零和舉一反三,全力以赴確保全年任務圓滿完成。”
面對高密度發射的常態,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宗文波赴酒泉指導試驗隊工作時強調,“試驗隊要認真落實院黨委最新要求,創造性地貫徹集團公司‘三個壓準壓實’文件精神,強化分階段的責任落實、過程控制與產品質量把關。”
沉甸甸的責任率先落在了長二丁兩總的肩上。“認清形勢任務,貫徹落實院工作會和運載領域工作會的精神,確保狗年首發任務圓滿完成是全體試驗隊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打一仗,進一步。”長二丁總指揮談學軍在首發任務動員會上說。
在這次出征之前的短短兩個月內,上海航天已分別在太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了5次發射任務。僅僅經過10多天的短暫休整,試驗隊隊員們又一次選擇再次出發,開啟長二丁的新征程。

用成功報效祖國是航天人的崇高使命與責任擔當。
試驗場就是戰場。長二丁副總師馮淑紅在火箭進場動員會上強調:“必須在嚴實上下功夫,嚴格遵循‘不忘初心、攻堅克難、牢記使命、連戰連捷’十六字方針,嚴防思想松懈、麻痹大意的工作情緒,提前策劃文件與操作流程,嚴格實行發射場產保規范與要求。”
從火箭狀態恢復、交接、轉場、測試、產品保證和復查等工作,到發射成功的短短20天內,試驗隊員們在兩總和分隊長帶領下,全力以赴抓“在線產保”,實現“產保要點提醒”,“產保周報”制度,過程質量控制,開展新人崗位培訓,按照常規風險清單開展技術風險識別,嚴格按照文件要求開展地面測試設備的恢復,嚴格實行強制檢驗點檢驗,開展極性檢查的實施與確認,開展動力系統多余物的控制與確認,開展發射場易差錯項目的控制與確認,開展質量復查與舉一反三,開展技術安全檢查,規范質量問題處置。
“正是由于打出了產品保證組合拳,有效地控制了產品發射風險。”二分隊隊長花劍章說,每一次進場,不僅要保證產品穩妥可靠,還要不斷改進產品測試手段,不斷降低產品成本,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必然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和磨難。
太原和酒泉兩個基地來回跑的的長二丁試驗隊一分隊隊長李文杰說,“航天是個系統工程,一個型號面臨不同專業,如火箭總體性能、結構、制導、控制、電氣、箭上指揮等等。而總體的隊長需要協調的接口更多,如發射場、衛星、星箭聯合操作等,要求也更高,每次執行任務都如履薄冰,責任重大,靠前指揮。”

這次發射是長征二號丁火箭的第39次發射,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268次發射。按照計劃,今年上海航天研制的火箭還將有11次發射任務,其中,外界關注的嫦娥四號中繼星發射任務將由上海航天研制的長征四號火箭擔當。
(原題為《送陸地勘察衛星四號升空!“上海造”長二丁火箭拉開中國航天戊戌狗年發射序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