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白鶴祥代表建議:將金融知識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金融已滲透國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在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務的同時,也不斷遇到新的金融風險。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不僅給消費者造成巨大損失,也給我國的金融穩定帶來一定沖擊。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行長白鶴祥建議,在基礎教育中增加金融知識普及教育,使金融知識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調查顯示,青少年的金融素養顯著低于成年人,風險意識和權責意識亟須加強,迫切需要推進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升青少年金融素養,提高個人的金融辨別能力、風險防范意識以及誠信和權責意識。白鶴祥代表認為,接受良好教育的金融消費者是維護金融穩定的基石,青少年學習能力強,容易接受新知識,學習金融知識不僅有助于提高自身金融素養,還可以達到教育一個孩子、輻射整個家庭、促進公眾整體金融素養提高、造福經濟社會的良好效果。
據悉,全球至少有40個國家(地區)已將金融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2017年9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后推動上海、廣東、四川、青島、寧夏等20余個省、市、自治區開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試點工作,將投資者教育納入中小學、高等院校、職業學校等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設置中。金融機構在推動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全國進展不平衡,沒有形成工作合力,沒有建立起長效機制;缺乏統一教材,導致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沒有納入基礎教育內容,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沒有系統化,缺乏持久性;沒有經費來源,就長期的普及教育而言缺乏可持續性。
有鑒于此,白鶴祥代表建議,建立由教育部門牽頭、金融監管部門配合的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機制,并從課程標準角度將金融知識明確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同時,各級地方財政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以保障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順利開展。
(原題為《白鶴祥代表:將金融知識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