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陰4企業被央視曝光用“再生料”生產水管,官方連夜查封

3月15日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3.15”晚會,曝光了“市場上大量使用未達國家標準的水管”現象——這種水管在生產過程中加入“再生料”,而大多再生料是用洋垃圾做的。央視援引業內人士的話稱,這樣的管材長埋地下,很容易出現滲漏、破裂、爆管等現象,將直接影響公共安全。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注意到,河南、江蘇、廣東等地的PE類給排水管行業均存在企業違法違規生產、銷售上述“非標水管”的情況。其中,位于江蘇江陰市的江陰通順有限公司、江陰大贏塑業有限公司、江陰互通塑業有限公司、江陰長江塑膠化工廠等4家公司先后被點名。
澎湃新聞記者從江陰官方獲悉,央視曝光該事件后,江陰市連夜召開專題會議,迅速研究部署,立即整改落實。該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已對被曝光企業涉嫌質量問題的產品和原料進行查封,并責令企業停產停業。對被曝光企業已銷售的問題產品,迅速查明去向。公安部門連夜對企業負責人依法進行傳喚。
江陰官方表示,當地相關執法部門已于3月16日上午對全市所有PE類管材企業開展拉網式排查,進行專項整治。江陰市監局向澎湃新聞確認,他們已經采取相應措施。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相關工商登記資料發現,江陰上述幾家被曝光的企業注冊信息為:成立于2007年的江陰大嬴塑業公司 ,注冊地位于江陰市下轄祝塘鎮,注冊資本5000萬元;成立于2012年,注冊資本2000萬元的江陰通順有限公司與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本550萬元的江陰互通塑業公司以及成立于1991年、注冊資本300萬元的江陰長江塑膠化工廠注冊地址均位于江陰市下轄徐霞客鎮。不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江陰互通塑業公司已于2014年注銷。

報道稱,這種“非標管”比國標管便宜近三分之一。原因是其生產過程中加入的不是新料,而是使用一些更加便宜的再生料。
央視記者在河南、江蘇、廣東等地調查發現,在給水管中添加再生料的現象并非個案。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再生料是用回收的洋垃圾做成的。由于國內需求量大,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再生料產業,有人直接從國外進口加工好的再生料,賣給下游企業使用。
央視援引業內人士的話稱,由于非標水管所能承受的壓力只有國標的七成左右,長埋地下,很容易出現滲漏、破裂、爆管等現象,將直接影響公共安全,甚至在衛生指標方面也存在隱患,但是不少企業仍然通過隱蔽的作假手段,將問題產品流向市場。
早在2014年,央視《焦點訪談》就曾曝光過有企業非法使用再生料生產水管現象。2014年1月21日,央視記者在蘇州吳江區七都鎮暗訪個別企業使用廢舊材料生產水管事件?!督裹c訪談》 曝光的第二天,吳江區公安、工商、質監、衛生等部門聯合對七都鎮塑料管材行業進行了大規模檢查。當年3月4日,吳江區檢察院依法對譚某等3人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