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創業者彭水花千谷谷主晏洲:曾經方便面都是美味,仍在苦熬

劉濤 任君/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
2018-03-13 15:53
直擊現場 >
字號

雞叫了,準確地說,近兩百只紅腹錦雞、幾百只土雞、百多只七彩山雞叫了,此起彼伏。在這海拔1200米的山谷,叫聲響亮。叫聲翻過四周濃密的樹林和緩緩的山坡,飛到遠處去,好像要喚醒摩圍山的一草一木。雞一叫,晏洲就起床了,這些年的每個清晨,晏洲聞雞下床。

此時,四周被濃霧裹得嚴嚴實實,天開始發亮,紅腹錦雞叫的第一聲,天就開始亮。室外接近零度,嚴寒籠罩,枯黃的樹葉、草葉、菜葉蒙蓋上厚厚的白霜,白霜打在屋頂上墻上木樁上,打在紅腹錦雞長長的尾巴上白鷴的背上。

白霜打在晏洲的身上。

1

晏洲不在乎白霜,在乎雞叫。紅腹錦雞一叫,就要吃的。它們跳下樹樁,四處找吃的。晏洲準時給它們放食換水。

初春,又一場大霧,十幾米外的雞舎不見影子。屋前的沙土壩子凍得比石頭還硬,走在上面嚓嚓的響,然后一小段石板路,冰霜結在路面上,走起來滑滑的,稍不留心就摔倒。晏洲不會摔倒,他閉著眼睛也能來到雞舍準確無誤地把玉米面放進去。

晏洲為紅腹錦雞喂食 本文圖片均來自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

晏洲,30歲,個子不高,敦實,走起路來總在跑,投雞食的手有無數裂口,凍出的裂口,黝黑的皮膚夏天曬的,在這灰黑灰黑的的清晨,反而看起來正常了。他說話怯怯的,憨厚率直的聲音。

在這寂靜的清晨,做什么事情聲響都大,哪怕晏洲推開門,一聲輕咳,嚓嚓地走。這些聲音讓雞撲騰,它們興奮等食,是條件反射。跟著,在屋后飼養的幾十只野兔也開始找吃的,但有的還在睡,發出輕微的嗚嗚聲,或磨著牙。外邊的四只鴕鳥同樣醒了,不停用嘴啄著水泥地面,好像要從里面啄出玉米粒來。土雞關得遠一些,我忘了觀察它們的反應。

雞真的等不及了。你看,天雖未大亮,即使在霧中,紅腹錦雞那鮮艷的紅色羽毛依然非常醒目,它們在高大、寬敞的籠子里緊張跑著,轉著圈,像許多正燒旺的火炭飄來飄去。

紅腹錦雞正在吃食

幾十間雞舍,一間接一間,連成長長的四排,紅腹錦雞和七彩山雞一群群分隔在里面。土雞在端頭一間較大的房子里,遮擋得沒那么嚴實,等會兒它們三三兩兩走出來,慢慢到后面的山林覓食,直到傍晚又才三三兩兩回來。下午,晏洲或者他的父親,有時是他的表弟到山林去,尋找土雞下的蛋。“每天可以撿60-70個,現在雞少了,過去一天有200多個。”

投完食,周圍走走看看,天已大亮,晏洲的頭頂和衣服上落下點點霜灰,抖抖,簌簌地掉了。

2

這真是一個普通的荒谷,沒有什么奇異的風景,連一棵參天大樹也沒有。晏洲卻要在這里造出一片仙境來,“彭水花千谷”,——這名字受了一部魔幻劇的影響,晏洲不否認這點。他的想法也有點魔幻。但那會是魔幻現實嗎?

建在山谷中的花千谷
中午過后,太陽模模糊糊出來了。四只鴕鳥不知怎么突然狂奔起來,有一只要跑上側邊的公路,向外跑去。晏洲拼命地把它追了回來。晏洲說,再等幾個月,可以把它們全放了。

再等幾個月,幾只孔雀、還有松鼠和土撥鼠會陸陸續續來到這里,或許還有別的什么,晏洲現在還沒計劃。當然,如果有錢,說不定會引一大批,“越多越好啊。”他說。

這里快成微型動物園了,本來山里還有野雞、野兔、野豬、野貓。幾天前,三只小土豬闖進山谷,跑進干涸的魚池,貪吃一堆死掉的蝌蚪,不料被土狗活活咬死。附近農家拿走土豬,成為春節的一道美味。晏洲在雞籠前還放了一個小小的鐵籠,里面有一只死雞。這是抓黃鼠狼和野貓的籠子,一旦它們跑進籠,就再也出不來了。“每天都有收獲,不是黃鼠狼就是野貓。”晏洲說。

紅腹錦雞、七彩山雞、鴕鳥、孔雀、土雞、野兔……都從籠子里放出來。晏洲設想,來這里的游客休休閑閑走著,一會兒遇到孔雀鴕鳥,一會兒從路邊躥出野兔,又一會兒撲棱棱飛起兩只紅腹錦雞,如果進入樹林,還能撿幾個土雞蛋。

“你不覺得這樣很好嗎?”晏洲問。

“是的,但我更喜歡撿雞蛋。”我說。

“夏天來撿嘛。”晏洲說。

“你把雞放了,他們還回來?”我問。

“你看,我安了網。”順著他指的方向,我看見了高高的鐵絲網,足足兩個人那么高,刷成了綠色,像那些重要設施區域安裝的鐵網。這么高,雞該是飛不出去了,黃鼠狼、野貓、土豬也休想進來。花千谷總共220畝,鐵絲網沿四周圍了一圈,為此晏洲花了30多萬元,這不是一筆小數子,看來晏洲靠養雞還是掙了些錢。鐵絲網很扎實,四五個工人從2017年的9月忙到2018年元旦還未完工。

晏洲經營的養殖場

3

晏洲在當地很有名,并不因為他的花千谷,而是——“誰不知道他啊,現在難找一個有他那樣吃苦的年輕人”,這個這樣說那個也這樣說。生活越來越好了,“有必要還那么苦嗎?!”有人反問道。

這里是彭水縣潤溪鄉櫻桃村,離彭水縣城40分鐘車程。整個村子,我還真沒有看到一個年輕村民。“找不到41歲以下的,他們都出去打工了。”晏洲說。

這時,文佐江拿著一把大鐮刀走了過來,他85歲,牙齒掉光了,耳聰目明,穿一件薄薄的棉衣,單鞋。他準備上山砍材,順便找晏洲商量一件事。晏洲說,這里的老人長壽,像文佐江這把年紀還干活的不在少數。為什么這里的人長壽,還沒有人去探討這個問題。晏洲應該清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比他那些野雞野兔和花花草草重要。

說起晏洲,文佐江把鐮刀放在身旁,突然嚴肅了,“他真是樣樣都好。”

晏洲的老家在潤溪鄉蓮花村,離這里不遠,但和這里一樣苦窮。2011年,晏洲大專畢業,他實現了父母的愿望,可以走出這大山。

“既然走出去了,你為什么又回來?出了什么事嗎?”我問。

“當時,我在重慶謀了一份銷售工作,每天也是玩命地奔跑,但沒啥業績,收入微薄,常常連一包方便面也沒有,一天餓得遭不住。我從來沒有那么餓過。”晏洲說。

“開始工作好像都這樣,有一個過程。”我說。

“有吃的就好了。你聽說過像我這樣一個有力氣也想干事的年輕人一天還餓肚子的嗎?”晏洲突然沉默了,他好像沉浸在過去那段痛苦、迷茫、無助中。

我搖搖頭,“興許你不適合那里。”

“是的,我發現我并不適合城市,我想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城市。既然不適合就離開吧。”晏洲挺了挺腰桿說,“我不屬于城市,城里那么多的高樓,與我無關;那么多的汽車,也與我無關。而我的家鄉卻空閑著那么多的土地。有土地就有吃的。”

“也許你父母不這樣想,他們難道不傷心?”

“他們豈止傷心,簡直是驚恐、絕望。我記得,我媽哭了好幾個晚上。”

“當時有人支持你嗎?”

“沒有。親戚和鄰居都不理解,他們認為,好好的孩子,怎么干出這么沒出息的事情。”說道這里,晏洲突然笑了。

“是不是觀念問題,人們老是以為城市比農村好?”我問。

“不,那個時候,農村不像今天這樣有這么多的希望。”晏洲說。

“其實,你在永川就讀了兩年機電的大專,不可能學到多少東西,回來能干什么?”我一直想問這個問題。

“當時確實不知道做什么。”

“養雞是自己的突發奇想?”

“我一個親戚看我在家無所事事,帶我到黔江去耍。在黔江聽說有人養七彩山雞。我發現,我們這種高海拔地區特別適合這種雞,我從小也看到山林中的野雞。”這時起了一陣風。

“哪來的錢買雞苗?”

“借啊。我身無分文。”

“養雞好像并不容易。”我問這話的時候,太陽已經陰了。

“開始沒想到還這么苦,以為養大了就賣,賣了就是錢,哪知還要懂管理、懂技術、懂經濟、懂政策,每個環節都要懂。”

“就在這里養?”

“山那邊,比這兒還要高一些,海拔有1300米。”晏洲說。

那里,兩公里范圍內沒有人煙。晏洲租來10畝荒坡。他用漁網把荒坡圍起來,算是養雞場;在側邊用磚砌了間小屋,算是給自己一個窩。小屋非常簡陋,兩張床那么大,沒窗,不足兩米高,上面蓋幾張石棉瓦,四周墻頂洞洞孔孔。他用磚鋪了一張床,再用磚在床邊砌了一個矮矮的小臺子,可以放一臺幾英寸的小電視機和一個碗一個水杯。

2011年9月1日,晏洲購買的1000只雞苗運到,他興奮地想親吻每一只小雞。他跟著雞在寬闊的籠子里走來走去。一會兒跟這幾只,一會兒跟那幾只。他似乎在告訴小雞,我們在這里相依為命。

雖是夏季,但高山上的夜晚,只有十幾度。災難已經降臨,晏洲不知道。

9月3日清晨,他發現雞一堆堆地死了。“我那時覺得天都垮了。”他頓時癱倒在地。只剩下200多只,借來的3萬元怎么還?一次就死這么多,這雞還能養嗎?

陷入無邊的絕望,晏洲不敢告訴任何人,也不知接下來該怎么辦。

晏洲一直躺在漁網邊的地上。湛藍的天空泛著金光,涼風還是一陣陣吹著。他哪有心思煮飯,哪有心思吃飯,一天就這樣躺著,連一口水也沒喝。夜晚的天空一塵不染,繁星密布。晏洲呆呆地望著星空,好似每顆星星都在看著他。他突然坐了起來,既然上天給我留了200多只,還是給我留了生路,我就把剩下的雞養好。

晏洲掩埋了死去的雞,一切恢復平靜。

夜晚猛然傳來驚恐的雞叫,然后就聽見一群雞拼命飛奔。黃鼠狼來了,有時是夜貓。晏洲從床上跳起來,飛奔出門,以最快的速度驅趕它們。

夜夜這樣的跑,也不是辦法,晏洲養了只土狗。他也有了一個朋友。他走到哪兒,狗就跟到哪兒。他喂雞,狗在側邊看著;他睡覺,狗睡在床邊。他倆吃一樣的東西,干一樣的事。

進入11月,嚴寒快速來了。晚上氣溫僅幾度,寒風直往小屋灌,躺在磚床上,晏洲冷得直打哆嗦;到了12月,風雪交加,雪花從墻壁的空洞直接飄到床上,在被蓋上化成點點水珠。晏洲不得不起來跑步,“然后站軍姿,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站得全身熱烘烘的,站得疲憊不堪,不管多冷,倒頭就睡著了。”晏洲說。

晏洲的爸媽給他帶來了秋衣秋褲、臘肉和米。母親摸摸薄薄的棉被,揭開飯都結冰的鍋,聞聞地上的一罐咸菜,哭起來了,“兒啊,你為啥一直騙我們,說你在上面好得很。我們不養雞了,想辦法做其他的。”母親哀求晏洲,父親在一旁落淚。

晏洲不愿放棄,這是他生存的唯一依靠。除了和這些雞在一起,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么。

2012年的1月,更大的考驗來了。雞已經沒有一顆糧食,他也無錢去買。幾個月來,他盡量讓自己少吃點,目的就是給雞多吃點。雞越長越大,吃得也越來越多。

晏洲站在網內,望著不斷找食的雞。

“我當時想,干脆把雞放了,我不能讓他們就這么餓死在里面。”

“要是這樣,我這幾個月的苦也白吃了。”

晏洲做最后的努力,碰碰運氣吧,附近農家能否借給他糧食。他背回來了50斤玉米,熬過了一段最困難的日子。

4

“冬天,你應該燒堆火。”我說。

“晚上哪敢,風大,四周都是大森林,燃起來了可不得了。”晏洲又笑了,好像我提了一個幼稚的建議。

“沒有人勸你放棄?”我問。

“太多了,我的同學們,還有附近的鄉親。他們都勸我沒必要吃那個苦。他們越這么勸我,我就越想堅持下去,我要證明給他們看。”晏洲說這話的時候,太陽又冒出云層。

“2012年,就好了?”

“一樣的苦,和第一年一樣的苦。一碗方便面對我來說都是美味。”

“一個人挺悶的。”我想收回這句話,已經來不及了。

“是啊,每天說不上半句話,有時覺得悶了,就唱唱歌,我也唱不來什么歌,只會唱國歌。每天反反復復唱國歌。”

“聽說到2012年末,你就不一樣了……”

“我又養了很多土雞。主要是逐漸掌握了養雞技術,我一看雞的糞便、羽毛、姿態、神情,就知道它得了什么病。2013年,轉移到現在的地方。場地從最初的20畝地逐漸擴大到目前的220畝,一度養了近2000只紅腹錦雞和七彩山雞、5000只土雞,還有孔雀和白鷴。”

晏洲檢查紅腹錦雞的健康狀況
“養紅腹錦雞,下蛋?”

“觀賞,很多動物園需要,供不應求。現在我的花千谷也需要。”

“聽說你還幫很多村民掙了錢?”

“主要幫村民孵化小雞,指導他們養雞,幫他們賣雞。大家都有錢了,才是好事情。”晏洲的想法就這么簡單。

“從此你就很順了?”

“沒有。2014年冬天,一場大雪連續下了好多天,我沒有經驗,以為雪都是很輕的,哪料堆積的大雪壓垮了雞棚,近一萬只雞死傷大半,損失慘重。”晏洲突然說不下去,眼睛有了淚水。

那真是一次重擊。潤溪鄉黨委書記曾憲軍還記得,晏洲坐在雪地上嚎啕大哭,當晚他大醉一場,所有的人都安慰他。很快,晏洲清醒過來,騎著摩托車出門找人借錢。他要重新開始。

“如此大的打擊,怎么那么快就站起來了?”我又問。

“如果我一直在雪地上哭,一直醉倒在酒桌上,過去受的那些苦就真白受了。再大的困難,只要你敢站起來,你就真的站起來了。”晏洲說得很快,估計他對這個問題早想清楚了的。

“你真的不怕吃苦?”我很好奇。

“吃苦算什么,如果你想通了,就像喝水一樣。”晏洲居然說出這么有意思的話。

“但有的苦不一樣……”我繼續追問這個問題。

“對,我覺得人生大致有兩種苦,身體的苦和精神的苦,我不怕身體的苦,但精神的苦確實折磨人,精神的煎熬啊,何時是盡頭。”晏洲陷入了沉思。

“我不知道我走的這條路究竟是不是對的,你覺得是對的嗎?”他問。

我沒料到晏洲會這樣問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也許,他已向其他人問過這個問題。這就是他所說的精神之苦吧。

5

晏洲經營的花千谷內,建立了大棚,養殖火龍果等熱帶植物

雪災過后,晏洲謀劃從單純的養殖業向“養生度假、養生旅游、養生農業”發展,“花千谷”的思路漸漸形成。2016年,他成立公司,他的父母、表弟以及附近一些村民成了公司的一員。

花千谷還沒有大門呢。晏洲說,圖紙已設計好,馬上開建。

從大門進去,碎石板鋪就的停車場,平整美觀,可停好幾排車。晏洲的一輛越野車停在邊上。側邊是籃球場,這么冷的天,打打籃球倒不錯。他那瘦小的父親差不多打了半個小時,在這寂靜的山谷中,籃球撞擊籃板和地面的聲音特別的響。

籃球場對面的幾塊地用薄膜蓋住,里面栽種了火龍果,它們被綁在竹竿上,二三十公分長,瘦瘦的,這是它們在這里度過的第一個寒冬,即使薄膜里面安有可以加熱的燈泡,每天深夜最冷的時候,開燈加熱,但依然讓人有些擔心,它們是否適合這里?我為晏洲捏把汗,真不知道他為什么要把熱帶的東西拿到寒冷的高山地區,況且火龍果也不是很緊俏的。我看他也焦慮著。

晏洲在大棚內打理火龍果
再往上走,栽有一小片本地土茶樹,春天可采茶。晏洲說,要是干活渴了累了,嚼兩片,開始有點苦,慢慢感覺很舒服。

茶樹邊是一排排日本紅楓樹,現在光禿禿的。從這里望上去,一大片連綿的枯草地,一直向谷底延伸,這是晏洲打造的花海,花千谷嘛,怎能無花。20多種花,波斯菊、魯冰花、須苞石竹、薰衣草、萬壽菊等。再過幾月,這片絢爛之地真的讓你恍如仙境。晏洲說,去年春天很多人來拍婚紗照。

花海的側邊搭有大鐵架子,準備建一個玻璃屋,飼養松鼠,供游客觀賞。十幾米外,還會修一間玻璃屋,放一些土拔鼠進去,與松鼠的目的一樣。我不知道,晏洲花這個錢是否值得。

谷底,晏洲挖了兩個籃球場那么大的、一人深的魚池。他設計的景象是,池子里放幾只天鵝,在這里垂釣,也可在池邊露營。魚池邊有一個未完工的木亭子,爬上去,可望遠。

魚池的上方又是花海,萬壽菊早干枯了。晏洲準備再栽種一些野葡萄、羊奶果和八月瓜,這些都是當地野生的東西,要是真的掛滿果,倒讓人意外、欣喜。“我想盡量把當地野生的東西展示出來。”晏洲說。

萬壽菊側邊幾片菜地,有的收割了,有的又種上。晏洲說,菜賣得很好,運到重慶主城。我倒希望他多種點菜,潤溪鄉的高山蔬菜逐漸有些名氣。菜地邊的側耳根快冒芽了,一簇簇的。

繼續往前走,兩片不大的森林,林中鋪就整齊青石板,石板上落滿枯黃枯黃的樹葉,走起來嘩嘩嘩地響。彎彎曲曲的石板路,一公里多長,穿越樹林。石板購自重慶主城,運費高于買價。由于運輸困難,幾千塊石板是晏洲從雞舍附近一塊塊抱上來的。那還是是去年6月的事,晏洲一天磨爛一雙手套,從早抱到晚,有時至深夜,他口咬手電筒,抱著石板在林中穿行。無法想象他是多么的玩命。他只淡淡地說,那段時間,確實很苦。

里面還建有休閑長廊、休閑草亭。晏洲希望明年夏季,花千谷大致長成。要不了幾年,高鐵將通過彭水,那時花千谷的價值或許起來了,避暑的人絡繹不絕。晏洲在為這一天做準備。

我之所以詳細記錄下這些,是因為它們都是晏洲自己琢磨出來的,自己設計、畫圖、施工。宴洲說,他沒什么資源,也請不起設計師,只靠自己學自己做。學習、堅持、克服,是晏洲說得最多的三個詞。

如果給他時間,他好似可把一座小山搬走。

晏洲辦公室的外墻上寫有一行字: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晏洲哪是走出來的,簡直是爬出來的,苦熬出來的。

 (原標題:《重慶彭水花千谷谷主晏洲》)

    責任編輯:李壽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司法| 保定市| 蓬莱市| 铜山县| 霍林郭勒市| 孝义市| 正阳县| 汶上县| 阿荣旗| 旺苍县| 莱阳市| 庆元县| 资阳市| 甘孜| 奉节县| 裕民县| 大连市| 星子县| 京山县| 防城港市| 汨罗市| 巴中市| 永城市| 韶山市| 新田县| 富裕县| 静安区| 化德县| 中宁县| 榆林市| 安西县| 楚雄市| 小金县| 龙游县| 佳木斯市| 青田县| 韩城市| 定安县| 东辽县| 图片|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