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洛陽大四學生帶十公斤食材為同學做家鄉菜:兌現兩年前的諾言
洛陽同窗如相問,一片深情在菜中。洛陽理工學院大四學生周佳,從老家信陽帶來筒鮮魚、土雞等10公斤重的食材,為同學做了一桌地道家鄉菜。面對即將到來的畢業季,他希望用家鄉的味道讓同學之間的友誼更緊密、更長久。
此事在網上傳開,打動了不少人,周佳也成了“網紅”。12日,在成都進行畢業考察的周佳告訴《洛陽晚報》記者,他對此感到“有些意外和不好意思”。

他大二時許下諾言,如今終于兌現了
12日上午,當記者聯系到周佳時,他和同學們正在成都進行畢業考察。“我們已經出來兩天了,估計得在外邊待10天左右。”周佳說。
周佳今年24歲,信陽人,現就讀于洛陽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今年6月就要畢業了。得知為大學同學做家鄉菜的事兒在網上引發熱議,他感到“有些意外和不好意思”。
周佳所住宿舍一共6個人,有洛陽、信陽的,還有來自甘肅和山西等地的。每年過完寒假返校,宿舍的同學都會不約而同地帶一些老家特產,與他人分享。
周佳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從小自立自強,學會了做飯。他來洛陽上大學之后,為解鄉愁,就會帶著宿舍同學到一些主打信陽菜的菜館吃飯。“一些菜館做的信陽菜不是很正宗,有些招牌菜在菜譜上看不到。”周佳說,他上大二時承諾會下廚讓大家品嘗一下地地道道的家鄉菜,如今面臨畢業,他終于兌現了諾言。

他當主廚做家鄉菜,同學給他打下手
1月中旬,周佳放寒假回家就開始準備食材。得知他要為同學們做家鄉菜,家人都很支持。
“我準備了土雞、臘腸、辣魚、麻鴨、筒鮮魚等。”周佳說,筒鮮魚制作比較麻煩,他要把魚剁成小塊,用鹽腌制,再用竹筍皮包裹之后放在陰涼處,臨近返校時再裝進竹筒。處理雞鴨,他把它們宰殺后放進冰箱凍上幾天,快返校時取出放入泡沫保溫箱,箱子內還放了幾袋冰塊。
3月3日,周佳拉著一個行李箱、提著兩盒精心準備的食材返校。食材有10公斤重,他不得不換手來提,到校時兩個胳膊酸麻。
周佳的同學郭金剛、楊杰在校外開辦了一個美術培訓班,配套有廚房,可以做飯。當晚,周佳帶著食材過去了。
周佳當主廚,楊杰給他打下手。周佳不僅做了幾個家鄉菜,還做了幾個常規菜。“我一共做了七八個菜,有土雞燉香菇、筒鮮魚燉豆腐等。”周佳笑著說,等他把菜一個個端上桌后,大家的口水都快掉到地上了。
家鄉菜頗受歡迎,他希望友誼更長久
當天在場的一共8個人,除了周佳宿舍的6個人,周佳還邀請了2個關系比較好的同學。
起初,周佳對自己做的家鄉菜是否對同學們的胃口心里沒底,等他看到大家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時方才放心。同學牛永輝說,之前大家一起聚餐做飯,多是周佳下廚,周佳廚藝不錯,做的飯挺好吃,不過這是他們第一次吃周佳做的家鄉菜,幾個盤子被一掃而光。
同學周超說,他們的關系很融洽,大學四年從沒發生過矛盾,課余經常集體外出聚餐或游玩。畢業之前吃上周佳做的家鄉菜,會讓他銘記一輩子。
“畢業之前能給我的好友們做幾道家鄉菜,我也很高興。”周佳說,他希望用家鄉的味道讓同學之間的友誼更緊密、更長久。
(原題為:《希望用家鄉的味道讓友誼更長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