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到欠發達地區旅游,也不失為個人對扶貧事業的支持
承德一方面是欠發達地區,但同時也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北方著名的山水城市,我們有避暑山莊、外八廟、金山嶺長城和壩上森林草原的風光。常麗虹說,“到承德旅游也是扶貧。”(3月9日澎湃新聞)
為承德拉游客的常麗虹是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承德市委副書記、承德市市長。她是在3月8日河北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并向媒體開放時,說到這番話的。
說到扶貧,也許一般人想到的就是捐款捐物,其實扶貧的路徑是多種多樣的。常麗虹說的到承德旅游也是扶貧,就是一條不錯的路徑。
國家將在2020年實現全民小康即所有貧困人口脫貧,當前各級政府都在打精準脫貧攻堅戰。對個人來說,為扶貧事業做貢獻,也是我們的社會責任。有條件的話,到欠發達地區旅游,也不失為個人對扶貧事業的一種支持。
事實上,很多欠發達地區,往往還是風景和民俗獨特的地方。欠發達往往與欠開發密切相關,而恰恰是欠開發,保留了原生態。這些地方不僅自然風光獨特,民風淳樸,而且空氣新鮮,食材有機,既可凈化心靈,又可凈化腸胃。到此旅游消費,利人利己利國。
當然,到欠發達地區旅游,條件可能不如成熟地區的接待能力好,規范程度一時跟不上。如果本著扶貧的心態,條件艱苦一點應該也是可以克服的。有一張干凈的床鋪,有幾頓干凈的飲食,只要玩的開心,也就差不多了。
而對欠發達地區來說,要發展旅游產業,就不能要求游客處處將就,更不能以“貧”訛人,企圖宰一刀是一刀。雪鄉的殷鑒不遠,教訓值得很多欠發達地區吸取。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公平合理收費,才是根本之道。光有好山好水是不夠的,還得有熱情待客的好民風。而民風這個軟實力,比起硬件來更能吸引游客。
由此而論,各地政府首腦在兩會平臺上拉游客是一方面,散了會,回到地方合理配置當地旅游資源,加強對旅游資源的管理,尤其是規范化建設,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畢竟,吸引游客,最大聲的吆喝,還是游客之間的呼朋喚友,口口相傳。
(原標題為《 到欠發達地區旅游也是扶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